提醒你

本網站隱私權政策已於2018年7月20日更新,請至閱覽並同意新版隱私權政策,若您未勾選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新版隱私權政策。

登入 / 註冊

會員登入

網友 / 設計師註冊

首頁 > 找文章 > 生活達人|風格人物 > 空間與植物並存 詮釋出家的另一種信念

空間與植物並存 詮釋出家的另一種信念

文_余佩樺 攝影_江建勳

從建築設計轉而投入植物創作領域的李霽,思考建築或空間已不再是從過往熟悉的方式出發,試圖加入植物語彙並讓兩者共存,這是他詮釋出家的另一種信念。

從建築設計轉而投入植物創作領域的李霽,思考建築或空

人生就像是一個旅程,過程中會有什麼轉折,又或者會遇見什麼樣的驚喜,未知、更無法預料。在接觸李霽之後,彷彿在他身上看到這句話的影子。

李霽,原本從事的是建築設計相關,因緣際會之下,工作過程中接觸了植物花草,於是開始投入結合植物的創作。「其 實從未想要放棄建築設計相關,接觸植物又是另一個領域的開啟,將過去對於空間、結構的概念,植入到花藝創作上,讓植物有了語言,兩者也能巧妙地共存。」李霽說。

從建築設計轉而投入植物創作領域的李霽,思考建築或空

建築背景敏銳度,看見老房子的美好

走進隱身在師大巷弄的工作室兼住家,正是李霽運用植物 與空間設計共同呈現的表述,是一種設計語言,更是一種共存的樣貌。

「這原本是一間出版社辦公室,剛好在隔壁經營藝廊的朋友得知這個空間要出租,沒有考慮太久便決定承租下來,作為自己生活、工作的一席之地。」或許是過去背景對於空間的敏銳度,剛看到這房子時,是空蕩蕩的模樣,但卻有一處空間特別吸引李霽,那就是入口的露台區,這看似有點不規則的區域,但在他腦中早已清楚知該如何做格局的配置,甚至是整體的設計延伸,「這兒的上方有個透明屋頂,光線灑下剛好映襯植物, 再放個工作檯,作為工作區,這再適合不過了。」

另外,讓李霽喜歡這個空間還有另一個原因,或許是老房子的關係,這空間擁有過去少見的環繞式格局,讓他可以輕鬆切割出家與工作室的各自屬性,特別是少了制式的門,又突顯了空間的流暢性。一入室後,首先看到的是前庭工作空間,右邊是客廳區、左邊是工作室,再往內走則是李霽個人的臥房, 「因為空間並非全然只有我一個人使用,還有工作夥伴和兩隻貓,這樣的動線彼此遊走,都不會受到干擾。」李霽說。

這原本是一間出版社辦公室,李霽承租下來後,改作為住家兼辦公室使用。
這原本是一間出版社辦公室,李霽承租下來後,改作為住家兼辦公室使用。
從建築設計轉而投入植物創作領域的李霽,思考建築或空

一點時間感傢具、一點植物,勾勒空間新印象

這裡,原先除了空蕩蕩之外,管線、牆壁較為凌亂,同時 還留有陳舊的塑膠地板。然而剛搬過來,沒有太豐厚的預算考量下,李霽選擇以最低限度的方式進行裝修,「重新粉刷壁面 並將管線拉齊,而後剔除舊有的塑膠地板改貼上木夾板為主, 剩下的都是用傢具、一點植物做堆疊。」

雖然他笑說,礙於預算關係,部分傢具是自己添購外,還有一些是朋友提供,但其實在選擇上也不難看出跟植物、喜好的連結點。「對於具時間性的物件我特別感興趣,歷經過時間痕跡,存在著一些獨特的紋理、觸感,讓它們好像有自己的靈魂、故事般。」除了從喜好出發,當然也跟自己的創作媒體有關,工作區裡放滿了他工作時所需的各式植物媒材,包含:葉 材、種子、苔蘚、蕨類、水草⋯⋯等,這些經過時間乾燥、風化,同樣刻畫出所謂的時間,李霽試著將這些植物媒體與老件傢具 共存,彼此不衝突,還撞擊出新的可能性。

對於具時間性的物件都讓李霽特別感到興趣,歷經過時間痕跡,存在著一些獨特的紋理、觸感,讓也有著屬於它們的靈魂與故事。
對於具時間性的物件都讓李霽特別感到興趣,歷經過時間痕跡,存在著一些獨特的紋理、觸感,讓也有著屬於它們的靈魂與故事。

使用空間,依需求做了不同的的位移與調整

或許過去是建築設計背景的關係,看到李霽在擺放時,多少也會跟空間比例產生點關係,植物巧妙地出現在空間角落, 也許是吊掛垂下,又或者體積大者以橫放處理,成功地修飾死角空間,也讓環境有點生命氣息。

然而隨著品牌愈來愈成功,工作量也愈來愈大,空間使用上也在這期間不斷地做了調整和小改變。「隨著創作量體的不同,無論自己、夥伴在設計上都需要更足夠的空間,所以其實格局也做了些位移。」入口左邊原為臥室,但現在成為工作室,至於臥房則改至原倉庫,李霽笑說,「還好我的東西不算多, 索性就將自己的生活空間就被壓縮到最小的那一個。」當然, 這樣的居住形式,也練就了他找出一套適合的使用模式,要全然想享受獨處,就是將使用時間提早或大家都離開的夜間,至於平常,則是李霽和夥伴們共享時光。會不會感到不方便?「還好啦,住的空間能跟自己的工作相結合,是個蠻特別的經驗。」

空間內的格局屬於環繞形式,無論李霽自己、工作夥伴還是兩隻貓,彼此遊走其中都不會受到干擾。
空間內的格局屬於環繞形式,無論李霽自己、工作夥伴還是兩隻貓,彼此遊走其中都不會受到干擾。
從建築設計轉而投入植物創作領域的李霽,思考建築或空

李霽,從建築跨界到植物創作,兩者他都並未想放棄,並 運用自己的方法自然領域進入生活之中,也與空間共存,這不只撞擊出新的可能性,更是他詮釋出家的另一種信念。

李霽運用自己的方法讓自然進入生活之中,也與空間共存。
李霽運用自己的方法讓自然進入生活之中,也與空間共存。
這空間原設定為倉庫,但隨著創作所需,李霽索性就將自己的生活空間就被壓縮到最小的那一個。
這空間原設定為倉庫,但隨著創作所需,李霽索性就將自己的生活空間就被壓縮到最小的那一個。

SPACE VIEW

讓植物與空間共存。植物本身有自己的姿態與語言,李霽巧妙地將它橫放於櫃體上,修飾了空間死角處,也做到讓植物與空間共存。
讓植物與空間共存。植物本身有自己的姿態與語言,李霽巧妙地將它橫放於櫃體上,修飾了空間死角處,也做到讓植物與空間共存。
老件的另一種美。李霽所喜歡的老件傢具跟植物,都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時間性,於是試圖將兩者融合,彼此不衝突,還撞擊出新的可能性。
老件的另一種美。李霽所喜歡的老件傢具跟植物,都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時間性,於是試圖將兩者融合,彼此不衝突,還撞擊出新的可能性。
佈置不要設限。植物並非只有花,其種類相當的廣泛,使用的枯枝或是綠色葉子,都能創造不同視覺效果。像它就在桌上利用乾燥玉米做了裝飾,小區域就變得很有感覺。
佈置不要設限。植物並非只有花,其種類相當的廣泛,使用的枯枝或是綠色葉子,都能創造不同視覺效果。像它就在桌上利用乾燥玉米做了裝飾,小區域就變得很有感覺。
以垂吊方式呈現。呈現植物除了插在瓶子裡、擺於器皿上,還可以將一整束的乾燥植物,以垂吊方式呈現,那視覺量感,能替空間帶出不一樣的味道。
以垂吊方式呈現。呈現植物除了插在瓶子裡、擺於器皿上,還可以將一整束的乾燥植物,以垂吊方式呈現,那視覺量感,能替空間帶出不一樣的味道。

資料來源:漂亮家居雜誌第189期

People Data

李霽,現為質物霽畫執行長、花藝設計師。原本從事建築設計,因工作過程中接觸了植物花草,便開始投入結合植物的相關創作,包含裝置、景觀設計、展覽⋯⋯等,讓植物花草和設計、建築甚至是不同事物產生有趣連結。

TAGS: #李霽
請先登入系統,才可以留言喔。
0筆留言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