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間 18 坪新成屋在屋主購入之際,即面臨前屋主「客變」所遺留的空間桎梏,導致格局完全不符實際生活需求。尤其一條橫跨公共區域的巨大樑柱,更是成為空間動線與視覺上的最大痛點。構設計改造聚焦於「顛覆既有格局,極大化坪效利用」,大刀闊斧地調換主臥與客房的位置,提升空間只用效率;電視半牆在有限空間界定多元機能。公共空間透過材質的延續串連不同場域,營造出一種靜謐有序、層次豐富的文青生活場景。
1. 玄關:
原本客變後的格局並沒有玄關空間,進門直接就是客廳、一旁為一字型廚房。利用木作與實木貼皮打造出隔間牆,玄關空間收納機能,沿著與餐廚區域共用牆規劃,以特殊漆鋪敘立面,創造帶點侘寂氛圍的穿鞋空間;連接的玄關櫃採取頂天落地設計,最大化收納機能。實木皮鋪貼櫃體,櫃門則選用藤編材質搭配,呈現簡約自然的肌理層次外,也能增添鞋履收納櫃的透氣性。另一側維持立面簡約保持廊道寬度,鋪貼穿衣鏡修飾了電箱亦玄關放大空間,建構出精巧舒適的落塵區。
2.客廳空間:
原始的長型客廳空間並沒有適合的電視主牆,且天花板橫越的大樑對公領域帶來壓迫,設計師在客廳採光窗之間,打造一座帶弧形的電視半牆,自定義電視牆創造最佳觀影尺度,也不會阻礙到任何採光窗,最大化自然光利用。電視牆延續特殊漆的運用,搭配實木皮電視櫃;天花板經過修飾後弱化大樑的存在,重新梳理天地壁後呈現舒適寬敞的空間氛圍。
3.書房空間:
電視半牆後方的空間規劃成半開放式書房,半高電視牆正好替書房帶來隱私,能讓辦公時更為專注的,隔絕紛擾卻又不過於封閉。後方以木作訂製整面收納牆面,結合格櫃、抽屜櫃與洞洞板的多元收納機能,讓日常收納成為家中端景。實木皮的運用也整合了主臥入口,透過材質的延續與變化,創造出機能連續面與斷點,呈現出有序的空間設計。
4.餐廚空間:
廚房格局為全開放式設計,客變後重新規劃格局、以櫃體結合牆體的概念界定出落塵區與廚房空間,實木皮由櫃體延伸到天花板的包覆式設計,透過材質在開放式空間劃分出餐廚區域。保留建商配置的一字型廚具,但在防濺板鋪貼復古細長形馬賽克磚,墨綠色磁磚和實木呈現出些許現代復古氛圍。新增一座小中島擴充料理檯面外,更創造順暢的回字動線,串連料理與用餐空間。餐桌選擇沈穩的木紋圓桌,搭配橄欖綠皮革餐椅與廚房磁磚相互呼應。
5.主臥空間:
原始格局中主臥與客房比例懸殊,透過對調並調整隔間尺度後,兩間客房呈現均衡的空間比例。主臥延續公領域的材質與色彩搭配,床頭特殊漆呈現自然質樸的紋理,床頭板沈穩的實木皮與化妝桌相連,延展床頭尺度更呈現出整體性。以壁龕收納取代傳統床頭櫃,不僅舒緩單側走道,也更顯簡約俐落感。變更主臥開門方向與隔間牆微調後,創造更舒適的格局規劃收納櫃,化妝台以訂製系統櫃打造海量衣物收納區,天花板做了弧形設計化解樑壓床的風水疑慮;另一側的畸零空間則打造成開放式污衣櫃,將衣物收納分門別類增添生活儀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