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坪歷經16年屋齡的老屋,原始格局因「凹字型」結構而顯得陰暗不明,採光不足也讓生活氛圍顯得沉重。屋主期望能在保有鄉村風格與磁磚元素的同時,注入繽紛的色彩,並在小孩逐漸長大之際,讓全家人都能擁有各自獨立的生活空間。
設計師首先從屋主的喜好出發,選擇以普羅旺斯黃作為全屋的基調,透過色彩與花磚樣式貫穿空間,帶來溫暖而充滿活力的氛圍。針對格局上的難題,設計團隊巧妙利用凹字型的特性,將房屋兩側的對外採光完整保留,讓日出與日落的光線都能流動於空間之中,真正做到雙面採光、光線無死角。
在空間劃分上,設計師將凹字型中段規劃為私領域,確保臥室的隱私與安定感;而凸出的兩翼則分別設為客廳與餐廳,使公共區域沐浴於自然光之下,達到視覺與心理的延展效果。同時,利用凹字型最狹窄處作為前後空間的過渡,搭配弧形牆面設計,弱化原有的方正與死角感,讓動線轉換更為柔和自然。
長廊部分則轉化為展示區,透過明亮光源與展示櫃的結合,將原本易顯單調的走道變成充滿藝術氣息的空間。不僅解決了不規則結構的侷限,也進一步創造了全屋的通風流暢與開闊感。
在風格細節上,設計師以鄉村風為基底,融合屋主喜愛的美式氛圍與歐式小花磚,讓繽紛的色彩遍布於不同場域。餐廳則透過壁爐設計營造溫馨氛圍;而主臥以進口花草壁紙增添自然氣息,33坪的老屋煥然一新,成為充滿溫暖與個性的生活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