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寫程式有很多種方法,但不論是以哪一種程式語言和架構出發,都是為了達成理想目標!這件座落於新北市、以僅僅 18 坪的基地,巧妙地劃分出三房兩廳兩衛的完整機能。沐慕室內設計團隊面對住宅基地中水平與垂直軸線的限制帶來的視覺緊縮感,仔細疏理空間優劣後確立了「斜率延伸」的設計語彙,設計師巧妙地在天花板、地坪及櫃體上運用斜面、斜線、斜率延伸進行延伸,將實用性與視覺錯覺完美結合,成功在有限的現代風格框架內,重新定義空間走向,創造出遠超實際坪數的開闊感受。
為化解原始公區橫樑過低過深達 80 公分差帶來的空間壓迫感,設計師以精密的斜線造型從玄關一路延伸包覆,不僅優雅修飾了橫樑與設備,更讓斜率成為公區延伸視覺的核心線索,創造進門有窄變寬的視覺反差,有效提升公共區域的空間感。電視主牆透過延續的弧形曲線將玄關櫃、電視機櫃完美整合,藉由高低起伏在平面上創造視覺的層次、界定出不同使用機能。另外,透過帶點粗獷的灰色藝術塗料與平滑的白色乳膠漆做對比,透過色彩翻轉天花板高低差的問題,讓結構劣勢變成一種設計趣味。設計師重新梳理空間使用度,以對廳房規劃作最佳的配置。將次臥及客房牆體改為活動拉門隔間,展現單一空間的多元應用;為了保留偶爾長輩來過夜的休息區,設計師展現極致的整合工藝,將衣櫃、隱藏式下掀床、梳妝台、儲物櫃與拉門完整收納進沙發背後的櫃體,使空間在彈性釋放與獨立休息之間輕鬆轉換。當拉門收起時,公區視野瞬間擴大,最大化生活空間;關閉時則能確保三房格局的獨立隱私性,透過自由的無動線設計讓18坪空間內可以有餘裕劃分出客房與書房,卻又不造成空間的壓迫感。
位於活動客房對側的畸零區域則剛好規劃成多功能辦公區,天花板延續客廳透過弧形與塗料的對比消弭高低差的突兀感;隔間與客房採取同樣的設計,在天花板預埋了活動門軌道,平時可以完全收合於單側,形成一個開闊活絡的生活場域;有需求時則可以將拉門關上,肩負起後疫情時代的居家辦公與小組會議需求。另外,靠窗處規劃的收納將會議所需的電信設備完美整合於此,屋主可輕鬆轉動沙發、書桌,即時將畫面投影至客廳電視;收折在側的白色門片更是設計巧思,打開後即是可寫、具磁性白板,讓居家會議如同在專業場域般高效運作。
主臥房原本有著粗壯的大樑橫越空間,設計團隊藉由律動感的斜板與燈光分層修飾,有效弱化頭頂的重量感;床尾的電視並非單純壁掛,而是透過黑色不鏽鋼訂製一道背板,結合轉角的弧形收納層板,消弭了稜角帶來的破碎感。採光床旁還有餘裕規劃收納臥榻;以架高地板取代傳統床架的設計,不僅提供更舒適的睡眠體驗,也讓衣櫃結合辦公桌的設計手法,可以不需要另外添購椅凳,形成一個讓腳自然下垂的臥榻辦公區,在有限的坪數做到最完善多元的居住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