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抽屜大爆炸,總是找不到重要文件嗎?生活居家YouTube頻道蛙家Waja發布影片「文件爆炸怎麼收?無印收納大公開,證件帳單一次搞定」,傳授文件整理妙招,一步步教你如何分類文件、斷捨離,再利用無印良品收納小物,就能打造整齊有序的收納系統,讓生活不再被文件淹沒。
影片連結:https://youtu.be/hhW4aulWJ3Y?si=5BdueN5onj6etuBI

所有收納的第一步驟,就是先把東西全部拿出來,一一檢視並分類。文件通常可以分成五大類:
一、證件類:身分證、護照、存摺
二、財務類:帳單、收據、報稅資料
三、契約類:租賃合約、地契、戶籍謄本
四、保證卡類:電器或3C產品的說明書或保證卡
五、個人資料類:畢業證書、健檢單

在分類的過程中,要順便斷捨離,將過期的保證卡、帳單等可直接丟掉,只留下真正重要、還需要用到的文件。經過斷捨離後,可將過多的文件縮減成一半,只剩下五大類文件。

分類後,就需要幫文件找到適合的收納品。體積和面積較小的證件類,例如護照、不常用到的銀行金融卡等,需要集中收納。
推薦使用無印良品附拉鍊的EVA收納袋,可搭配活頁夾使用,能隨時增加或拆下單獨帶出門。這款收納袋有 A4、A5、B5 三種尺寸,都可以搭配 A4 四孔活頁夾使用,銀行存摺、護照、駕照、健保卡、身分證,全都能收進這本小冊子裡。

活頁夾的好處是好拿、好放,用完再收回來就好。資料袋的側邊還有拉鍊設計,安全性高,不用擔心晶片或磁條的證件會消磁。


收納「財務類資料」時,像是帳單、發票、收據、報稅文件等,數量多且會隨著時間增加,建議要全部集中管理。
蛙家建議,財務類資料可使用「A4 文件收納盒」收納,因其體積夠大,可以一次放進很多文件。
例如,報稅資料全部收在一盒;而水費、電費、網路費,也可以各自分開收納一盒。盒子側邊再貼上標籤紙提醒,可以立刻找到需要的資料。

不過,蛙家提醒,收納盒不是無底洞,建議要定期檢查,丟棄過期文件,避免收納盒爆炸。

第三類的「契約資料」,例如戶籍謄本、租賃合約、地契等,通常為單份、單次使用的文件,使用頻率比較低,數量也不多。
蛙家推薦,使用「扣式文件收納袋」收納契約文件,因其適合數量少的文件,而具備防塵、防水功能,可長時間保存重要文件。有些合約可能需要保存 20 年、30 年,要是發黃或破損就麻煩了。
此外,這種收納袋為透明外觀,可直接看到內容物,不用再翻找。

此外,蛙家也建議,可專門使用一個收納袋當成「重要契約區」,不僅能加強管理與安全性,更能確實保護自己的權益。


第四樣的「說明書和保證卡」,推薦使用無印良品的「A4 PP 薄型口袋收納夾」。開口設計成圓弧形,有利於放入和拿出文件。只要把所有說明書、保證卡通通收在裡面,不僅好分類,也能隨時替換掉已經不需要的文件。


第五種為「具紀念意義」,且「非 A4 大小的資料」。例如旅行時留下的機票、火車票、旅行名信片,或者追星時留下的演唱會票根,收集的藝人小卡,還有朋友們的彌月小卡、婚禮小卡等。
蛙家推薦,可使用「無印良品的收藏活頁夾」搭配「活頁補充袋」。這種收納方式的彈性很高,因為它有各式各樣不同的活頁袋,像是2格袋、4格袋、6格袋、9格袋,甚至最多還有12格袋。可以依照小物品的大小去挑選最適合的分隔,讓每一張票根、每一張小卡,都有自己專屬的位置。


無印良品還提供不同的尺寸,像是 A4、B5,可以依照收藏品的大小自由選擇。
此外,透明的 PP 材質,不僅能有效保護這些資料,避免折損或髒污,每一格也能清楚看見內容物。
把小物件一個一個分類放好,翻頁的時候也不怕東西掉出來。而且因為是雙面透明設計,還能完整展示收藏,無論是回味旅行回憶,還是整理偶像週邊,都能收得漂亮,也能看得開心,能保存珍貴的回憶。

第六樣「個人資料類」,例如保單、畢業證書、健檢單等,使用頻率不高,但卻非常重要。
蛙家推薦,此時適合使用「風琴夾」收納,像是無印良品的 PP 分隔資料盒,就具備多層分類設計,打開來就能展開,一目了然。不同的證書、獎狀、健檢報告、保單,都能分格放置。

資料盒裡還附有小便籤,可以先寫好資料名稱,再插進標籤裡。這樣要找資料時,就能直接翻到,快速又不會搞混。能夠清楚區隔不同類型的個人資料,也推薦家庭成員各自擁有一本,每個人收好自己的資料。

若是長時間外出工作,卻又需要攜帶大量文件者,蛙家加碼推薦利用無印良品的這款「附夾板收納盒」,它上半部是傳統的夾板設計,可以夾住臨時需要的腳本、合約或工作單,下方則結合了一個收納盒。容量非常充足,不僅能放下厚厚的一疊文件,甚至一本書籍的厚度都能完整收納。


特別是,夾板上還附有筆插,而收納盒內側設計了小小的凹槽,讓常用的筆或標記工具都有固定的位置。
材質則具備簡單的防潑水效果,下雨天外出不用擔心重要文件被打濕,能給予不錯的保護。
整體而言,這款夾板收納盒不只適合攝影師、小編、記者這類需要隨身攜帶文件的人,在日常辦公室環境裡使用也同樣方便,可以讓桌面更整潔,工作更有效率。


在數位時代,不僅文件數量多,電腦中充斥許多重要電子文件。蛙家建議,可以利用樹狀圖分類法,收納電腦中的檔案。例如,先建立「工作、個人、家庭」三大分類,再依需求細分專案、帳單、旅遊等項目。

命名檔案時可統一字數,視覺更整齊。照片亂碼檔則可在前面加日期與地點,如「2025東京遊」,以方便搜尋。避免隨便以「123、000」命名,否則之後還得逐一檢視。

整理建議從「下載」資料夾開始,因為多是臨時檔,可快速清理,像斷捨離般增加成就感。

最後,要定期檢查、刪除,並隨新需求即時新增分類。雲端空間再大,若資料散落也形同黑洞。唯有讓檔案能被快速找到並活用,數位生活才會真正清爽高效。
蛙家提醒,除了已經存在電腦裡的資料之外,還可以搭配手機的掃描功能,將原本的紙本文件一併整理進電腦。像是證書、身分證正反面等,事先掃描好備用,這樣日後在網路上申請資料時,就能立即使用,方便又快速。
蛙家介紹文件整理的方式和推薦適合的文件收納品,並順道傳授數位文件整理的小秘訣。收納心法不難,只要記得定期檢查、斷捨離、搭配適合的收納品,就能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有效率,減少手忙腳亂的時間,也避免重要文件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