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於台北東門捷運站正上方的《上東門》,不僅是一棟建築,更是一段三代傳承的記憶。術刻建築以「迎向朝陽、守望城市」的理念為靈感,將台北東城門(景福門)的文化意象轉化為當代建築語彙,結合金屬結構與石材比例,在文教、藝文與生活交界處,築起一座兼具精神象徵與城市美學的垂直地標,榮獲2025 MUSE Design Awards金獎殊榮。
基地坐落於永康商圈、牯嶺街藝文帶與大安森林公園之間,鄰近國家戲劇院、師大校區與歷史東門城,串聯文教、藝文與自然資源,同時承載地主家族三代的生活記憶。設計團隊取法台北東城門的歷史意象,透過現代建築語彙詮釋「守望與延續」的精神。
建築外觀以玫瑰金立面、4.2米挑高入口與大面開窗打造出迎光而立的姿態,如同城市東側的一道門,象徵家族傳承與台北東城的連結,晨光映照之時,立面金屬線條折射出光影層次,喚醒城市的朝氣,也喚起家族對土地的記憶與情感。

《上東門》突破傳統高端住宅思維,提出「垂直社群整合」的概念,將不同樓層的空間功能以垂直軸線串連,形塑層層遞進的生活節奏:
從一樓大廳的接待空間、公設休憩區與智能停車塔,到頂層泳池與綠化平台,整體設計以一致語彙貫穿,讓垂直建築也能擁有社群的共融與流動性。



建築外觀以金屬構件呼應東門文教區的理性氣質,並以石材紋理呼應生活圈的自然溫潤,術刻建築設計團隊融入拱形比例與層疊屋頂線條,使整體量體兼具古典韻致與現代張力。
內部空間延續建築語彙:一樓大廳以石材、金屬線條與暖調光影營造迎賓儀式感;頂層則以無邊際泳池與植栽平台,打造都市上空的靜謐綠洲;樓中樓戶型擁有近六米挑高窗景,雙客廳銜接戶外露台,光影流轉之間,生活的層次與節奏隨之展開。



為實現建築的穩定性與長期韌性,全棟採用高磅水泥與超越法規的耐震鋼筋,並於結構階段導入非線性推覆分析,以模擬實際震災情境。施工過程由結構技師全程監督,從鋼筋綁紮、灌漿到超音波檢測,層層把關每一環節。此外,全棟預留電動車充電設備,導入智慧調光、感知節能與空氣淨化系統,實踐兼顧能源效率與生活品質的永續建築。

從祖父守護的土地到孫輩建構的新願景,這不僅是一棟建築,更是一段城市與家族共同呼吸的故事。透過建築,術刻建築團隊讓情感得以延續,也讓「家」的意義在城市天空下繼續閃耀,榮獲2025 MUSE Design Awards金獎,實至名歸。
【關於術刻建築師事務所】
創於2017年,由方薇與邵俊夫成立。事務所理念是一直在各種尺度空間裡,尋求與自然親近的各種可能性。
作品範疇含括公共工程旅館建築增改建,集合住宅,獨棟住宅及室內設計。 在建築的思考上,我們重視對於個別地理環境、材料及特殊地方性的環境對建築影響。而對於空間我們盡可能回應事實所顯露出來的問題去解決。
因為我們認為每個建築設計都是在一個特定的場所,為一個特定的用途所建造。我們也希望每一個建築案對於「社會」與「人」作出一點意義及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