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主人對騎自行車情有獨鍾,自家中迎來小寶貝,這份對自由的嚮往轉而化為對家庭的繫絆。歐德設計師盛兆奎秉承「機能與情感並重」,揉合奶油侘寂與簡練現代語彙,讓兩者在同一場域平衡共融。並構築開放流動的公領域,讓空間彼此連結卻不失靈活。私領域則預留彈性,能隨成長與生活需求靈活轉換機能。讓家不僅貼近當下的日常溫暖,更為未來保留無盡想像。
公領域採取全然開放佈局,以靈活流動動線,牽繫起玄關、客餐廳、開放式書房的複合關係。考量嬰兒車與自行車進出,玄關不規劃落塵區,而是放大出入動線,一進門便能感受到開闊明亮視野。鞋櫃沿牆而設,採上下櫃形式,中段鋪陳茶鏡,既映照景深,也拓寬視覺尺幅。角處以圓弧邊櫃銜接格柵壁板,嵌入壁燈端景,為晚歸的身影輕綴溫暖景序。另一側則順勢運用三角空間,於牆面貼覆可吊掛帽子與配件的洞洞板,機櫃同時兼作穿鞋椅,巧妙整合收納與機能。
客廳與餐廳以半高牆界定,既為沙發提供了安定的靠背,也勾勒出寬敞的回字型動線。為了延展整體空間感,電視主牆與下方抽屜櫃皆以橫向比例拉闊視覺廓面,形塑大器感受。材質上,選用線條緻密的歐德新品壁面造型大板,一深一淺交織鋪陳堆疊分明層次,在簡約中蘊藏深邃質感與溫度。牆景構圖採用 6:4 比例布局,在幾何變化中展現節奏層次。展示端景以平台自然轉折,延展成內凹弧面,引導視線逐步收斂,聚焦於細節中。針對貫穿公領域250公分的中央大樑,運用天花板的高低層次,搭配具現代感的黑玻元素,將樑體轉化為空間造型,同時也巧妙圈劃出區域分界,使整體更顯俐落有序。考量廚房位置相對較遠,餐廳後方的餐邊櫃特別延伸出L型吧台,便於日常輕食備餐、沖泡牛奶等使用,生活節奏更加順手流暢。
私領域空間配置保留高度的彈性與可變動性,既回應當下的生活節奏,也為未來預留彈性。主臥橫樑以導弧造型修飾,結合間接照明,區隔出睡寢區與更衣梳妝區。透過複層設計烘托柔和光影,營造靜謐氛圍。貼心為女主人規劃簡潔好整理的梳妝桌與包包展示櫃,使用上既清爽又便利。通往衛浴的過道則設置開放式衣櫃,兼顧隱私,動線更加流暢,讓日常穿搭與收納皆能有序且從容。次臥因應室外機管線的動線安排,特別以架高臥榻取代床架,圍塑出溫潤靜謐角落。書桌順勢轉向牆面,搭配擋板圍塑出安定感,添上日式和室的靜雅氣息。長輩房則以俐落的洗牆光勻亮整體空間,搭配深沉內斂的木質調,形塑沉靜安穩調性。未來可能轉為孩子的個人房,因此在規劃上預先配置衣櫃、書櫃與閱讀書桌等基本機能,為日後生活型態的轉變預留彈性。衣櫃側面特別加設洞洞板,可靈活收納書包、配件與日常小物,充分發揮坪效。
鞋櫃一側的多功能儲藏間,內部兩側設置開放式層架,可靈活擺放生活備品、小家電與嬰兒車等物品;牆面上的洞洞板,搭配掛鉤與層板,能懸掛自行車、收納球類與運動水壺,機能齊備且動線順手。雖然設有滑門,但屋主更偏好敞開使用的便利性,因此選用帶有溫潤質感的木質洞洞板,搭配柔和燈光,不僅讓物品井然有序,也成為生活裡的一處溫馨風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