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已習慣一陳不變的辦公空間,現在讓幾何線條的靈感描繪,打破你對商空的想像,就此愛上天天上班。
此案的業主為科技產業的原料研發供應商,因此設計師擷取化學分子的元素,轉化為室內設計靈感,並透過鸚鵡螺的黃金比例作為知識聯想,連節起空間與品牌精神;以黑、白、灰色作為室內基底,展現低調、內斂的現代簡約風尚,藉由幾何櫃體、壁面的設計,搭佐嵌燈照明,營造出光影變化的虛實效果,詮釋出意象風格的空間感受;入門後以黑色方塊玻璃圍塑出會議室,折線、雕塑切割塊面、斜切折線、幾何線條,以堆疊、串連的方式遊走在開放場域裡,界定出明確的機能空間,玻璃質材的隔間安排,更創造出穿透、流動感的辦公氛圍,在這樣的環境裡工作,倍感舒適與安心。
小編的最愛
休憩區裡以義大利街景的圖像鋪敘,替黑白灰的簡約空間意象注入浪漫的想像,讓低調、沉穩的辦公室多了創新靈感,展現活潑、亮眼的室內氛圍。
位於台北市立美術館內展場內,有一處舒適近乎奢華的家居空間,名為《我在中山劉公館》,猶如自家般的設計,實則從電視播放的影牆、牆面畫像或角落一景,都是選自美術館典藏的藝品,並以透光落地照亮此120坪大的挑高場域,締造介於美術館與私人住宅之間的新穎感受,快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在空間設計上,為讓室內與戶外可自然和諧的交融,設計師加入室內綠化的概念,並藉由窗景導引綠意入室,並在不影響整體的流暢與穿透感前提之下,達到空間敘事的架構與功能,使用兩道斜線作為界定,突破平面之上的斜線,化為三度空間上垂直向度的斜面,型塑出立體的領域架構,不僅區隔出每個區域,又帶出流動的特質,演繹相當豐富的視覺層次,且讓觀者處在不同的角度,都能觀覽到不同的面向,獲得截然不同的視覺體驗;而每個場域機能如客廳、工作室、臥房、餐廳等,都恰如其分的安居在最合適的位置,展開藝術的對話!
小編的最愛
走進此空間,給人像在美術館,又彷彿待在家的錯覺,當豪宅的居住體驗遇上藝術的洗禮,將觀賞體驗晉升到另一種不凡境地!
看似蒙太奇般的絢麗表象,其實蘊涵著深邃的理性解析,設計師透過層次的建構,由緊密到開展、由內部而外部,有秩序地將空間分配出各種機能屬性,透過環狀層次的交疊,衍生出雕塑性的空間氛圍。
設計師締造空間與空間的無限可能,在曲折轉角之外的又見一村,整體除去五花八門的色彩,採以繁複流體與曲線構建「幕」與「幕」、「景」與「景」之間的曖昧關連,並善用材質的轉變,如金屬、木質、簾布、石材等締造豐富的感受體驗,在流動空間感中,讓視覺重現而反覆,穿插不時細微的突變,且讓各個空間保有私密,又無限向外擴散,猶如時間河裡共存的小宇宙;空間中亦注入流動的時間感,展現出細微的時間差,如頁岩石材圍裹的橢圓型包廂,象徵初心與過去,而在具體的穿梭之中,反映現在及當下,同時運用流動的視覺與色調,詮釋未來和科幻。
小編的最愛
場域中,以理性解析融合感性之美,呈現不斷跳躍的視覺與時空感,營造設計美學之外的無限可能。
這是個複合髮藝沙龍、餐飲、花藝、SPA的商業會所空間,如同一套太極拳譜變化萬千,卻又萬法歸宗,設計師透過渾然天成的設計手法,將空間視為偌大的畫布,下筆用意而不用力,透露出與世無爭的愜意與輕盈,塑造驅騁於形而之上的「太極之勢」。
設計師運用兩道空橋的相連,有如在偌大畫布上,著墨出一整片有形的天地,在空間裡,充滿著黑與白的交映,鏡面與實體的呼應,切面與直線的佈局,並偶爾可見飛翔在天花的折體,在一招一式的功夫之間,處處可見飽滿但無形的氣韻,幻化成視覺上的無窮張力;同時透過具有延伸性的線條組構花藝展示區,運用大尺度水平線條比例,堆疊出雕塑感十足的意味,且同步使視線可延伸至戶外綠景,與室內花藝產生交融,凝聚深邃而自然的對話;咖啡廳區內,則轉換為木質的溫煦情境,搭襯著潔白的塊體,調配出柔和與剛冷的絕佳平衡,讓顧客可享受到來自居家的舒適溫度,獲得極致放鬆!
小編的最愛
空間整體流露著建築哲思,飽含視覺的層次,成功將東方文化躍然於設計之中,展現前所未見、充滿人文意蘊的時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