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談論空間質感,多數人會想到大理石、木地板、名牌家具或設計燈具,但真正拉開設計與裝潢差距的,往往是那些藏在門後、圖紙上沒畫出來的小細節。設計師眼中的「高質感」,不只是一眼看得見的漂亮,而是讓住起來舒服、用起來順手、看起來平衡的種種日常。
坐落於新北市的22坪新成屋,為一家三口與毛孩們的未來居所。居家辦公成為常態的男屋主,希望能打造兼具開闊感與靜謐氛圍的生活空間,參拾柒號設計 張智傑總監先捨棄既定的臥房隔間,納入齊備的3房1廳2衛格局,為公領域爭取更充裕的行走軌跡,同時於立面、轉角等處挹注柔美的弧形線條,無形昇華了孩童的居家安全,也讓侘寂風多了點溫柔、療癒氣息,快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台北市信義區向來繁華熱鬧,人潮熙來攘往,洋溢著蓬勃生機。若想找回一方寧靜,那可以從私宅設計著手。這間位於信義區的老屋,是兩位長輩與兩名大人共同居住的空間。由於屋主一家經常烹飪下廚,希望能將老宅廚房升級。在風格方面則希望能呈現簡約、乾淨又復古的氛圍感。參拾柒號設計先以暖白色特殊漆為空間襯底,再輔以木質、石材等元素交織素雅而不簡單的侘寂美學。
隨著新生命的到來,屋主夫妻選擇這間 23 坪的新成屋,作為一家人遮風擋雨的溫馨城堡。整體設計承襲兩人喜愛的簡約風格,在溫潤木質地坪上,以灰白色調鋪陳純淨氛圍,再透過彈性隔間打破制式格局,為繁忙的都市生活按下暫停鍵,營造靜謐而舒適的日常。
近年小房成房屋市場主流,「輕隔間」裝修也順勢崛起,為現代居家與商空規劃中的熱門選項。輕隔間裝修要注意哪些事項?設計家整理輕隔間的材料差異、骨架選用及厚度規劃等實用知識,一次掌握輕隔間終點,為空間打造最合適的隔間方案。
位於台北市 松山的35坪老宅,除了基本的管線老舊問題外,還存在格局不符需求、廊道狹窄、樑柱明顯與收納不足的疑慮。因此此次的老屋翻新,選擇將整體空間比例重新分配,再搭配上沉靜溫馨的Japandi元素,透過玻璃磚牆、燕麥色特殊塗料與隱藏式收納,優化實用機能與空間美學,為一家四口與兩隻愛貓,寫下靜謐的光影詩篇。
屋主夫妻興趣廣泛,喜愛彈琴、黑膠唱片、紅酒與戶外運動,動靜皆宜,熱愛大自然與小動物,帶著兩隻貓寵與一隻可愛的兔子一同入住新家,位於台北市松山區室內30坪的老屋,老宅融入屋主喜好與嚮往全面翻新,屋主希望能將原有3房改為2房加1間書房、有開放式中島廚房、主臥也要有更衣室,設計師瞭解需求後,以日式的侘寂風為主軸,調整格局、多元材質拼接、弧形及燈光設計,改造後居家散發一股和諧靜謐感,緩慢繁忙的生活節奏,療癒人心。
新家坪數已經很小了,廳房需求跟充足的收納空間該怎麼規劃才好?架高地板源自於日式建築裡的高床式設計(床の間),因應潮濕多雨的氣候通常透過架高地板來杜絕濕氣與蟲害,底下還能用來作為儲物用途。演變至現代,架高地板也成為住宅界定空間的方式,尤其是小坪數住宅,不僅能取代輕隔間劃分場域,也能充分利用垂直空間增添收納機能,除了傳統和室外、臥榻、多功能房、書房或者是臥室床架都可以被架高設計取代,以下就來看看架高地板的優點與應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