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裝潢風格中,北歐風裝潢清新明亮的風格,深受許多屋主喜愛,到底北歐風的起源為何?有何特性又有哪些裝潢設計重點,才能營造出經典又耐看的北歐風客廳和房間呢?這一篇就由擅長北歐風格營造、口碑好評,擁有國外居住長達15年生活經驗的耀昀創意設計蔡昀璋總監,為大家介紹6大常見北歐風室內設計裝修重點QA,只要瞭解其文化特色,就能輕鬆移植北歐美好的居住體驗到家中,快一起來瞭解吧。
室內坪數達 80 坪的挑高樓中樓老屋,格局規劃為三房,屋主是一位擁有堅定信念與豐富人生歷練的女性。原始空間狹長且採光不足,氛圍稍顯壓抑。築夢室內設計以畫家羅蘭珊的代表作「牝鹿」為靈感,從色彩規劃展開設計序曲,結合挑高尺度與反射材質的巧妙運用,營造出層次分明的視覺張力與開闊感。再以東方意象細膩點綴,使文化與藝術脈絡在空間中重新甦醒。這座宅邸不僅是女屋主安放身心的舒心居所,更宛若一座專屬的私宅藝廊,讓活文化在生活裡優雅綻放。
位於新北市的142坪新成屋,以現代風為設計主軸,打造一處低調奢華的豪宅空間。室內格局規劃為四房,搭配寬敞開放式的公領域設計,不僅拓展了空間尺度,也提升了居住的通透感與自由度。整體美學回歸純粹本質,選用恰到好處的高級建材層層堆疊,巧妙演繹剛剛好的奢華,細膩彰顯低調奢華的生活品味。
一個人的生活不將就!這間16坪的室內空間雖由屋主單人居住,但在格局規劃上仍希望保有兩房一廳的完整機能,同時兼顧舒適與寬敞的生活感。洛克空間設計開發有限公司巧妙展開公領域佈局,透過隔而不斷的設計語彙,保留通透的空間感與自然採光。16坪,不多不少,正好是理想中的樣子。
這間70坪豪宅建案「臺中帝寶」的毛胚屋,不單是屋主為全家人構築的度假居所,它更深藏著一份對未來的溫柔期許,屋主期望當孩子們學業有成,一家六口開啟嶄新的生活篇章。設計師溝通需求後,以妥善格局規劃、多元異材質拼接、燈光設計、展示收納等,細膩描繪頂級生活的模樣,為未來生活奠定穩固基石,承載著父母對孩子成長之路的愛與溫柔,亦是一家人相守相依的安穩港灣。
這對年輕夫妻由於前次合作經驗對對設計師擁有超高滿意度,他們再次選擇將這個家的夢想藍圖交由同一位設計師實現!從客變時期開始,設計師便精準掌握夫妻兩人的生活習慣和風格品味,從格局規劃、機能配置到美學呈現,讓 26 坪毛胚屋裝修成果不僅是一次空間的進化,更是信任與默契的結晶。
這是一間屋主從小居住到大的老屋,進行重新翻修時保留了原有的動線和格局規劃,將重點放在水電管線更換等隱蔽工程及色系的更換,並隨著居住者年齡的成長,重新規劃了生活機能,希望以無印風增加室內亮度,讓空間成為現代化的美宅!
傳統上,三房格局被認為能提供更多獨立空間,適合家庭成員較多或有長輩同住的需求,但為了擠出三房,每間房間的坪數會非常小,可能連雙人床都難以放下,活動空間受限,居住舒適度大幅降低,容易產生壓迫感的廳房設計,不只居住起來不舒適,也不如「三房比兩房熱門」的市場價值預期。與其硬隔三房、不如只規劃兩房創造更好的空間感、維持動線順暢,也能保有每個空間不被過度壓迫,擁有較好的採光與通風,不僅自住舒適、未來轉售也能更保值喔!
當代家庭結構與生活需求日益多元,過去「同住一屋簷下」的兩代共居形式,逐漸演變為「獨立但緊密」的生活樣貌。尤其在都市寸土寸金的環境下,許多家庭開始選擇「同層不同戶」的居住策略——父母與子女各擁一戶,既保有彼此的私密與生活節奏,又能在需要時相互照應,成為新世代兩代宅的理想選項。哩里設計將以業主於同層購置兩戶預售屋的經典案例,透過客變與客製設計,滿足父母退休生活與子女初入社會階段的不同居住需求,實現兩代共居的舒適與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