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有限下,建議應以大型或必要的家具作為優先採購重點,像是入住後一定得需要床、沙發、衣櫃等,就應先行購買,至於像一些邊几、床頭櫃等,較不迫切需求的,則可日後再慢慢補足。
設計師建議安排空間規劃時,可以從生活習慣中來反思空間上的設計需求。以使用電腦為例,僅在單一空間使用和任何空間均可使用的規劃就大不同,這都會影響如何規劃桌子、電腦插座等位置;另外,再以插電使用習慣為例,是習慣插在牆壁,還是比較愛用地插,這也都關乎到管線的配置,建議可多將自己的生活習慣告知設計師,規劃時就能更加貼近使用需求。
購屋時建議多看多比較,除了比價,更重要的是找到ㄧ間擁有較多優勢的房子。舉例,若該屋況採光條件理想且充足,相對可減少拆除工程的施作,也能省去一些費用。
年輕富創造力的八○後世代,已成為社會上最活躍的一群人,他們已陸續步入而立之年,同時也開始面對成家立業。編輯觀察到這個世代的族群,多數人每天想盡辦法節省開支,辛苦存下人生第1桶金,只為實現買屋、裝修的夢想,因此,《漂亮家居》特別進行了線上調查,想探討在這個世代中,他們如何在有限預算下,面對他們的裝修需求,兼具預算與品質。
即使偶像劇已下檔,但後續的「小資效應」還是持續發燒,多數的八○後世代,就像偶像劇中的沈杏仁一樣,努力工作、省吃儉用,存下第1桶金買了夢想屋後,並在預算中完成裝潢夢想。
對於即將要裝潢的的人,肯定是千頭萬緒,光是該如何選一位讓人滿意的室內設計師,就令人傷透腦筋,沒有裝修經驗,對裝修有好多基本的問題,設計師會不會有耐心和我討論呢?其實對於設計師和裝修流程和細節多作了解,找設計師和順利完成夢想的家一點也不難!
買屋裝修原本是一件相當令人開心的事,但如果在與設計師溝通,或是裝修的過程中,發生糾紛,不但讓好事變成一件煩事,還可能危害居住品質,因此屋主與設計師雙方在溝通、簽署合約都必須謹慎小心,寧可在裝修前多做些功課,才能避免問題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