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格局一定要制式嗎?一定要有客廳、餐廳、廚房、主臥….的配置嗎?有沒有可能讓空間因為「我」的生活需求,而改變呢?豐聚空間設計在台中的屋主,就是對空間要求不一樣,不要餐廳及廚房,透過梧桐木、鐵件、清水模等建材營造舒適自然的居家空間
回到家,就是要能感受到屬於家的溫暖以及獨特的療癒功能,除此之外,家也是能支撐起所有居住者情感重心的場所。在這間寬敞的居住空間中,屋主期望能營造一個既能讓自己在忙碌工作之外、獲得充分休息的場所,也期望能凝聚家人的情感。因此,伊太設計的張祥鎬設計師決定運用最自然的建材來替屋主打造夢想中的家。
在擁擠的永和地區,也能擁有舒適寬敞、充滿自然感的個人居家?住在永和的屋主夫婦,喜愛偏重自然感的北歐風格,再加上家中成員還有包括一隻波斯貓與一隻巴戈狗,因此空間的寬敞感與舒適度的重要性不再話下。因此,設計師決定以「裸裝」的效果打造本案,選用大量風化梧桐木材質打造玄關櫃、吊櫃式電視櫃體,不但給予屋主充足收納空間,風化梧桐木的大地原色搭配木地板,更賦予空間貼近自然的感受。
從事科技業的屋主夫妻,想為屋齡已有二十幾年的老屋進行翻修改造,除了給予充足收納之外,透過格局重整,也將原本老舊頹廢的老屋,轉變成為屋主喜愛的淨白情調,營造舒適簡約的居家空間。
走過一間間喧鬧的服飾名品店及大大小小的咖啡廳、餐廳,進入中古電梯大樓,拜訪這間位於台北市中心最熱門地段的木材質空間,聲音、視覺及味道頓時都沉靜下來,彷彿有種五感瞬間歸零的感覺,坐在靠窗自然光的沙發上,身心有種被洗滌的舒適自在,這正是木材質居家帶來最正面的效果。
代人買新屋裝修愈來愈重視客變,也了解到客變的重要性,客變不但能夠節省裝修時間,更能精準控制預算;本案也是屬於客變案例,屋主在毛胚屋工程前就有客變想法,原本請一間設計公司來規劃,但屢屢達不到屋主的需求,整個設計概念也有落差,因此,幾經波折後,委託禾築設計來操刀,與禾築設計團隊溝通討論後,終於讓屋主放下心中大石,一切塵埃落定。
孝順的兒子為了體恤父母的辛勞,因此在居家附近新蓋的社區大樓購買一間供父母安享退休生活,同時也想透過妥善的設計規劃,改變父母傳統以來喜歡堆疊的收納習慣,因此找上了品楨空間設計。原本是希望營造峇里島並帶點禪味的素雅氛圍,但陳膺信設計師在與屋主溝通後,發現使用一些石材、原木取代坊間流行的反射性材質,讓居家空間更添休閒舒適自然風格, 也更貼近上一代老人家的生活習性。
空間設計不僅僅要重視機能,在視覺美感上的要求也不能少。大集設計提供幾種常見的建材選配方法與呈現效果,告訴大家如何利用建材的紋理特性,營造出最美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