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數小不代表要犧牲生活品質,其實 25 坪以下的小宅,也能擁有超越坪數的舒適感!關鍵就在於設計師如何規劃出流暢的動線、適宜的格局大小,以及恰到好處的收納設計,讓小宅放大出寬廣的空間感。面對小宅設計的種種挑戰,銘家室內設計的許瓊櫻總監,持續傾聽屋主心聲,為擁有不同需求的家庭,量身訂製有溫度的家,即便是小宅也能設計出三房兩廳的療癒空間。
無論是即將迎接新生兒的到來、滿足收納需求、接待親友客人,新婚夫妻住宅,或是和孩子同住的「小家庭」型態,在進行室內設計規劃時,都建議至少預留 2 房以上的格局配置,運用為次臥、客房或更衣室等用途。
別讓坪數大小限制你對空間的想像力!蒔築設計朱皇蒔設計師認為只要經過縝密的設計規劃,並搭配複合機能使用與流暢動線,即使是小坪數也能有擁有豪宅生活尺度,就讓我們來看看究竟有哪些讓空間放大的設計訣竅吧!
當我們聽到一個空間只有二十坪,甚至只有十幾坪時,腦海浮現的景象應該是好擠!不舒服!但是事實上如果設計得宜,小宅生活常能超乎你想像的開闊。今天太硯設計高詩杰設計師就要來告訴我們翻轉小坪數的 5 種設計手法。
在小坪數成為空間主流的都市中,許多人住的高樓大廈有著寬敞奢華的公設大廳,但一進入家中我們往往為了屈就於原本建商規劃的格局,讓生活變得更為窄小難受,舨舍設計顏善松設計師跳脫傳統思維,透過設計手法重整格局,令小宅也能享受精緻生活。
打造舒適住宅需要必備哪些元素?其實只要住起來寬敞自在沒有壓迫感,有好採光與好通風就是屋主心目中理想居宅的基本盤。43 坪新成屋有四房兩廳以及三間衛浴配置,在隔間量大的狀況下,設計師在公領域除了用開放式設計外,還透過鏡面與鐵件玻璃拉門增加室內的通透性;同時最大化採光利用,讓一家四口能擁有獨立空間外,也能共享舒適寬敞的公共區域。
「打造一個能讓心境慢下來,細細品味生活中的每個時刻。」是構設計給準備退休屋主的獻禮。50坪新成屋以美式風經典的線板、磚牆、木地板來建構優雅舒適的空間風格,順著樑柱結構用玻璃拉門在公共區域,讓客廳、書房與廚房中島彼此共享又能各自獨立,創造更靈活的開放式設計。
黑色鐵件以柔美拱型鑲嵌鏡面,順著騎樓天花板的鐵網與氣氛照明,將巴黎巷弄裡帶點神秘感又時髦的風格設計帶到了台北街頭。推開鐵件與玻璃建構的拱型大門,帶著絢麗色彩與異材質的奇幻空間是由甘納空間設計操刀,替MARAIS瑪黑家具選品打造的全新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