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出門曬太陽!疫情影響之下,開啟了減少外出的宅居新生活,而疫情較為嚴峻的雙北地區,住宅密集度高,出門更成了一種冒險行為。大家長期待在家,容易放大檢視生活,不少人開始關注裝潢設計及檢視自身需求,對於家也有了更多的想像。以下 5 間老公寓皆位於都市內,自帶戶外陽台的條件,在都市生活中已是難能可貴,宅居時期更是令人羨慕的奢侈享受!而這些原本老舊、被荒廢的老陽台,經過設計師重新翻修後充分發揮戶外優勢,除了拉近室內外距離,更替生活帶來多一層享受與機能!
位於老公寓一樓的43坪老屋,原本格局不佳,廊道過多導致光線無法進入室內,空間及動線也沒有充分利用,再加上收納不足,整體生活場域過於零碎,快來看看巢空間設計團隊,為喜愛自然人文及簡約休閒生活的屋主所規劃的夢想居所吧!
這間極簡公寓最美的特色就在於,讓人彷彿置身戶外的落地窗及一覽無遺的紐約市景。挑高的天花板及淺色調壁面,讓住宅空間看起來很寬敞,同時也具備實用的功能。設計師希望能以最大限度地運用空間,不會讓過多的家具填滿生活,保持空間動線與視野的暢通。
網友You Kuang Ming自己DIY將老舊公寓小陽台,打造成專屬於財務部長的休閒小天地,同時增設洗碗槽,也方便可以在陽台直接清洗杯子跟清潔陽台,施工3天,不算自己施工的工資的話,材料共花費NT. 1500元有找,就完成了這療癒小陽台。網友盛讚好美喔,太厲害了,好喜歡這種氛圍,換上木板後質感大大提升。
這間個性十足的公寓位於斯德哥爾摩奧登普蘭(Odenplan)熱門地段的聯排別墅四樓。這個時髦的套房式公寓最大限度地利用每一坪數,以低彩度且極簡的設計手法創造空間風格,並利用獨特想法補足小空間難題。
攝影師馬修·布魯克斯(Matthew Brookes)出生於英國,但成長背景遍及南非、紐約及巴黎,曾遊歷於世界各地的他,品味與喜好也從多元文化背景下體現。而他想擁有一間經典的法式公寓,空間裡充滿巴黎的感覺,且四面八方都散發魅力,在巴黎瑪黑(Le Marais)的住所實現了他的夢想。
紐約,以沉悶的無窗公寓聞名,值得感謝的是,現在帶有大面窗景,並讓充裕自然光照亮每個房間的公寓格局,逐漸成為常態住宅設計。即使非常小的空間也能顯得寬敞些,且在金黃色的木地坪、明亮的白色天花板與質樸的磚牆完美搭配之下,讓人回憶起布魯克林小公寓的工業歷史。
David Flat 小公寓位於俄羅斯新西伯利亞住宅區,2020 年由 SHUBOCHKINI 建築師設計而成。長型的格局僅有 79 平方米(約 23.8 坪),坪數不大的住宅裡,設有兩間臥室、兩間浴室以及一間步入更衣室,除此之外,白天活動的公領域還有一處非常有趣的開放概念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