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坪數成為空間主流的都市中,許多人住的高樓大廈有著寬敞奢華的公設大廳,但一進入家中我們往往為了屈就於原本建商規劃的格局,讓生活變得更為窄小難受,舨舍設計顏善松設計師跳脫傳統思維,透過設計手法重整格局,令小宅也能享受精緻生活。
都市居大不易,生活緊張繁忙,居住空間亦是以小坪數為主流,如果沒有好好規劃根本難以得到放鬆、喘息之處。認為過度的裝修面材會讓家產生距離,善於以軟件、色彩與材質的搭配,保留專屬家的特性與元素的知域設計,透過4個案例來告訴我們什麼是小宅生活的共感度。
近年房價高居不下,小宅成為頗受歡迎的屋型,小宅坪數有限,常有動線不佳、單面採光屋內陰暗、收納不足、零碎空間難以利用等問題,更需要專業的設計師協助規劃方能放大坪效,口碑爆棚的黃巢設計,總能聆聽屋主對生活的需求及想法,以全面、整合的方式,全方位解決屋主的煩惱,並以細膩的手法創造風格滿點的療癒居家,快跟著小編來看看吧!
如何在小坪數裡創造無限可能呢?堯丞希設計打破平面格局,在 16 坪的空間裡,以北歐風為風格定調,滿足屋主喜愛繽紛、粉嫩的視覺美感;除了擁有生活感的氛圍,更在空間裡融入許多實用機能,營造出愜意、舒適的居住環境,而屋主的兩隻愛貓也能在空間裡盡情玩耍、生活,創造出人貓共享的幸福居所。
陳若雲設計師總是不被風格限制,願意接受挑戰及大膽嘗試各種可能,進而為屋主提升便利、舒適的生活感受。陳若雲設計師將透過「好宅實驗室」遊戲單元,帶給大家豐富的創意巧思,藉由遊戲中給予的專業建議和分析,看見她是如何陪伴屋主,一步步實現他們的夢想居宅。
林欣璇設計師以感性的細膩與理性的務實,傾聽居住者需求,利用人造石、大理石紋美耐板、木百葉窗等材質,規劃 19 坪小宅空間,透過格局與動線的靈活配置,為一家三口帶來溫馨舒適的美式居宅。
新婚夫妻的新婚宅空間,僅有 17 坪,設計師考量到生活習慣與居住成員,將原本兩房變成一間房,並把多出來的坪效讓給餐廳,在受限坪數內,發揮機能整合精神,同時依照生活習慣梳理流暢動線,減少不必要的裝飾性語彙,保留更多的留白可能,讓屋主以後可善用活動式家具隨心布置。風格取向上,則採以簡約的北歐風作為基底,搭配暖色木紋、清水模仿飾漆等,讓任何裝飾都具備功能意義、徹底發揮每一吋坪效,展現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小空間美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