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宜蘭成長的瑞峰及雨農,平日依然住在宜蘭,每逢週末會帶著孩子一起來台北生活,屋主夫妻會想購入24坪的新成屋,主要是考量到夫妻倆共同經營的教會共學團十分忙碌,假日需要頻繁往返台北宜蘭兩地,希望在教會附近有個場所,能邀請親友們一同聚會放鬆,更成為假日時一家五口的專屬度假宅。
明代室內裝修設計有限公司這次要裝修的空間,是一間實際坪數28坪的老屋,歷經歲月洗禮,年邁的空間存在水電管線老舊等基礎問題,不合時宜的封閉格局更是讓舒適度大扣分。因此明代室內設計團隊接手後,先將原始格局重塑,輔以簡約自然媒材,烘托溫煦氣息,不僅再現老屋芳華,還為屋主一家打造出專屬的避風港。
如何善用每一寸空間,擴增機能和收納,是小宅規劃的重要設計挑戰!在這個僅有 13 坪的夾層小宅中,設計團隊以清新北歐風為基調,在精密的計算和規劃下,不僅融入了充裕的收納,更為屋主打造了吧檯中島,以及善用臥室外廊道規劃衣物儲藏空間!
位於新北市的33坪8年屋齡的中古屋,為設計師的私宅。隨著家庭成員的成長,設計師希望將住所重整成更能滿足一家五口需求的居住空間。整體風格定調為飯店風,以灰、黑、白色系為主軸,融入鐵件、灰鏡、鍍鈦金屬和木作貼皮等多元材質,營造豐富的視覺效果,並依照居住者的需求重新調整格局,將中古屋改造成兼具美觀與機能的理想居所。
所謂的「老屋翻新」就一定是拋開舊有面貌、全面淘汰嗎?這間80坪的樓中樓空間,乘載了一家四口將近二十年的記憶,接下這個任務的太硯設計團隊,大膽跳脫原有思維,保留過往的字畫、古董鐘和檜木家具等老件,重現日式的質樸精神,加入北歐的極簡美感,創造大面積留白的Janpandi風,讓人與人專注在彼此互動的幸福時刻。
陪伴一家四口走過40年的華廈大樓,由於屋主的兩個女兒相繼成年、離家生活,希望能針對現有的狀態,打造最適合夫妻倆的居家設計。設計團隊先是解決水電管線老舊的問題,並在清爽的簡約現代風下,注入略帶光澤的珊瑚粉色調,迎來煥然一新的視覺感受,更透過彈性的拉門設計,滿足多樣化的生活情境。
現代樂器之父海頓曾言:「藝術的真正意義在於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面對即將迎來的退休生活,屋主夫妻決定搬離原本的大樓,轉而前往位於郊區的五層樓獨棟透天別墅,並請身為室內設計師的弟弟協助規劃,在高度串連的空間中,規劃出畫室、琴房、茶室等娛樂機能,再置入夫妻二人珍愛的藝術藏品與設計傢俱,讓音樂、藝術常伴身邊,擘畫出宛如私人藝廊般的頂級現代風豪邸。
生活方式深深影響一個家的樣貌,在注重關係建立與聯繫的親子宅,更需要好好的透過空間的設計,凝聚家人的情感。在精築唯聚的設計中,現代簡約是設計的本質,在這次兩大一小的44坪親子宅,藉由中古屋改造,大膽保留裸露粗獷的結構大樑,將最不加雕飾的面貌,完美與空間新面貌整合,同時引入自然光線,讓空間有很好的互動與對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