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案為17坪兩房的現代風空間,入住屋主夫妻兩人。由於基地位處較潮濕的環境,空間裡利用大量的珪藻土塗佈牆壁,達到除濕效果,而手工紋理及灰色調也替家創造出樸實的人文美學質感:開放的公領域規劃,結合不落地櫃體、玻璃隔間及弧形線條,帶出輕盈、開闊的居家尺度。
此案為21坪老宅改造設計,將結構內的基礎工程全面翻新,替換水電管線,並透過以人為本的北歐風做為家屋設定。開放公領域格局,讓視野更顯開闊,透過玻璃隔間界定書房與廚房領域,通透的視線讓家放大一倍;梳理空間動線,調整主臥、小孩房與衛浴的位子,讓場域更舒適、好用,且增加櫃體收納,滿足日常生活實用需求。
疫情之下,改變了許多人對居家空間的重視度。從過去的簡單裝修觀念,到開始注意設計細節對生活帶來的影響,屋主對於室內設計的需求也因疫情而有所調整。澄橙設計總監提到,目前開放式設計仍是客廳格局的主流,加上疫情過後居家上班等需求提升,許多屋主會增添更多對開放式客廳的期待及機能,下文將透過分享三間截然不同的開放式客廳設計,整理出開放客廳格局 6 大設計訣竅,帶大家找到實用又專屬自己風格的開放式客廳。
這幾年疫情影響人們的生活型態,許多人轉為居家辦公或遠距工作,待在家的時間拉長了。因此,客廳除了維持開放、寬敞感,在收納櫃體造型上走向更簡約,甚至能隱藏在壁面、不刻意露出櫃子的感覺,並強化收納量來滿足實用生活的訴求。
43坪現代風空間裡,以創造紓壓、放鬆的舒適感為設計理念,利用大量木紋材質,搭配米、白、灰色系,且融入莫蘭迪色彩,交織柔和、紓壓的空間情境;同時嚴選環保無毒的材料,且全面使用低甲醛及碳化板材,打造健康友善的居家環境,讓處於忙碌醫師生活的屋主,回到家後能夠徹底放鬆、卸下壓力。
新冠疫情改變了大家的生活,更多人也轉為居家辦公的工作模式,當在家的時間變長,更需要開闊、舒適的室內空間感。客廳更彰顯出重要性,如何透過設計創造出開放、寬敞的客廳視野,且整合餐廚空間為一體,打造閱讀、辦公與休閒兼具的生活質量。
多年的60 坪老屋翻新牙醫診所,將老房子內的基礎工程打掉重練,換上嶄新的水電管線,並透過現代風設計,創造嶄新空間。建築體位於街道的轉角,外觀以L形玻璃帷幕安排,大量導引戶外的自然光入室,形塑潔淨明亮的場域氛圍;室內透過簡潔的動線規劃,搭配通透的玻璃隔間手法,創造出開放、寬敞的空間質感;材料運用上,搭佐石材、木質、清玻及系統櫃等,創造舒心、俐落的空間氣息。
12坪單身小宅裡,整體空間捨棄過度裝飾,採必要的機能為出發,並適度留白空間,安排移動式家具,讓屋主能依需求自由選用與挪移位子。利用白色調為基底,落地窗與窗戶設計讓戶外自然光走入室內,再搭配鏡面、玻璃隔間手法,放大空間感;地板與家具搭配溫潤的木質材質,營造現代人文、度假感的飯店風氛圍,回家就是療癒身心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