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家之主的爸爸對於妻子與孩子的喜好與需求瞭如指掌,在與設計師溝通的過程中,處處流露為家人著想的心情,讓設計師動容不已。依照一家三口的使用習性,針對本案的原先缺點進行改良,完成爸爸對家人最溫柔的守護!建商最初提供的格局有兩處較明顯的缺點,第一是玄關隔間遮擋來自客廳的光源,第二為開門見灶的風水問題。
裝修前,與設計師溝通是一大重點,建議溝通時從生活的歷史軌跡、生活習慣、動線、現狀問題、未來希望改善的部分、具紀念性的物品等等,都要詳細的說明,比較抽象的概念,例如居家風格等偏好,最好能攜帶圖片,讓設計師更好了解屋主的需求。
設計師與音樂家屋主三度合作,為 45 坪居家進行格局重整,打造道地美式風格,更注入清新活潑的鄉村氣息,生氣蓬勃宛如樂譜上躍動的音符,完全貼合屋主的需求。曾旅居美國的音樂家屋主,對於美感品味有著獨到的喜好,與擅長美式風格的設計師溝通無礙,讓屋主在美國選購的紀念品,得以在美式居宅成為常伴左右的生活元素。
裝修居宅有時就像拍攝刺激的美國實境秀,在有限的預算以及時間下,突破重重關卡,做出果斷的取捨與最完善的設計。位於新北市的樓中樓,面臨了漏水、壁癌、採光不良等老屋問題,加上屋主預算不足,經過設計師溝通後,決定免去裝飾性裝修,將重心放在老屋翻新必備的格局重整、水電及泥作工程上。樓中樓的 1 樓裝修重點為原
提到宗教場所,不少人第一印象多半是莊嚴肅穆,位於台北市仁愛圓環的精華地段上,有間教會希望將原本老屋的地下室,來個大改造,建構出一個帶有活力又具有現代時尚感的別緻空間。與設計師溝通後,教會提到希望能呈現出宗教對於生命的熱愛與熱情,同時也應貼近年輕人的品味喜好,讓年輕人能喜歡上教堂。
位於台中市的這間 35 坪居家空間,居住成員是一對夫妻加上一個寶貝孩子所組成的小家庭。從事醫療服務業的屋主夫妻,對於整體空間的規劃沒有太多需求,而在與設計師溝通的過程中,流露出對於簡約質感的嚮往,希望能藉由設計師的巧手,打造出舒適清爽的生活空間,實現專屬全家人的簡單幸福感。在格局規劃上,因應著屋主的
設計風格各有巧妙,不少人希望空間設計,能回歸簡單質樸的調性,運用大量的自然感建材,為空間創造療癒的柔和氣息。這次要拜訪的空間,位在台北市信義區,屋齡可是已達 15 年以上的老屋空間,室內坪數 15 坪,2 房 1 廳 1 衛的格局。由於屋主希望將這空間規劃為租賃之用,因此在設計上特別設計師溝通,希望
居家裝潢中,地板的耐用性、適用性極其重要外,整體材質、色彩、花紋所呈現的整體效果也是不可或確的重要因素。但是自己採購或是與設計師討輪時,最常碰到的問題就是建材的花紋、款式、規格、尺寸、材質動則數十種,甚至上百種。面對眼花撩亂的艱澀建材,到底該怎麼選擇或跟設計師溝通,才能事半功倍,不需要白跑一趟建材行,完工效果又能如預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