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跟心愛家人共同創造回憶的地方。17坪老屋大改造,拆除局部隔間,放大空間,並創造3房格局;透過實木、舊料回收木材妝點一室,溫潤觸感搭配自然刻畫的歲月痕跡,交織具生命力、溫暖的休閒風家屋。開放公領域安排,戶外自然光從落地窗走入室內,營造寬敞、舒適的日常,也成為家中孩子跑跳、學習的,如同樂園般的夢幻場域!
此案為29坪中古屋,居宅坐擁大面採光及窗景,樺設室內裝修設計 李羿樺總監以極簡線條結合奢華風格,配置開放式格局為設計主軸,並將格局規劃為符合居者需求的3房2廳2衛,場域內以簡約的黑白灰為基調,而靈活的活動式家具,讓居者享有更開闊的活動空間及遼闊視野,更賦予居宅彈性多元的生活樣貌,快跟著小編一起看下去吧!
設計師以「重塑日常」為概念主軸,沒有過多的色彩和線條堆砌,以一片簡潔的黑灰白為純粹基底,並襯托出溫潤自然的原木紋理,伴隨著陽光灑落於開放式的空間內,蘊染上迷人的光影變化,在每一個隅角的睨盼之間,都定格著獨特的居家風景。
餐廚空間是居家環境裡無法替代的獨特存在,除了是烹飪與用餐的場域外,還是一家人團圓、交流情感的互動媒介,然而,若居住者不下廚、也無需餐桌,是否仍需要規劃餐廚空間呢?明代室內設計團隊認為,設計應跳脫傳統對功能分區的刻板印象,並融入自然宅理念中「以人為本、順應自然」的核心原則,將動線、光線與材質融合,摒棄不必要的設備,放大所需功能,使空間完美契合居住者的生活需求。想知道不同需求的餐廚怎麼設計嗎?現在就一起看下去吧!
僅有16.3坪的小宅,除了基本生活機能,還能達成什麼願望呢?這間散發休閒氣息的北歐風居家,就成功推翻對既有坪數的想像!不但沒有犧牲玄關設計,規劃出完整的餐廚場域,甚至還新增開放式書房,讓屋主的生活不受限於既有大小,還保留舒適放鬆的採光、空間感,挖掘出意想不到的小宅潛能。
屋主購入位於青埔的新成屋,原始建商格局並不完善,屬於長型屋,在客變時期屋主即委託專業設計,透過與設計師溝通需求,打造超越屋主生活期待的美式宅邸,設計師運用多元異材質拼接、畸零空間化整為零、弧形元素、色彩搭配、引入歐美具有儀式感的生活空間設計等,為2大2小創造充滿個性化的配置,實踐理想的優雅生活步調。
45 坪的中古屋,以日式無印風格為主題,運用低彩度的藝術塗料,搭配自然的材質表現,讓光影成為了家中最美的裝飾。設計團隊也因應屋主的需求,打造出彈性的客房機能,在平時可以做為書房使用,而當有客人來訪時,能夠藉由下掀床設計,立刻化身為獨立的客房空間,展見空間的靈活機動性!
60坪新成屋,居住者為一位忙碌的醫師,她期待家不僅是休憩的港灣,更是心靈的療癒之地。在這間為她量身打造的居所中,設計師巧妙地融合了北歐的簡約與美式的典雅,打造出一個兼具美感與機能的舒心空間。為了滿足了女屋主經常與親友在家聚會、品酒的生活需求,在格局規劃上打破原有封閉式廚房的侷限,設計師將廚房重新規劃為開放式的餐廚區,不僅讓空間感覺更為開闊,更考量到她對烹飪的熱愛,設計師在餐廚區規劃了充足的收納空間,包括洞洞板、電器櫃、備餐檯等,讓烹飪變得更加輕鬆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