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逃離擁擠、繁忙的都會生活嗎?在126坪侘寂風透天別墅裡,透過裸膚色調鋪陳極簡生活況味,搭配自然曲線感的線條設計,融入木紋材質、飾以樂土的壁面及玻璃隔間,輕盈、通透的空間質感,讓緊繃的身心隨即鬆開。
歷經歲月洗禮的27坪大齡老屋,為一家三口的未來居所,苡希創意設計透過捨棄既定隔間、轉向衛浴出入口方向,規劃3房2廳2衛的齊備格局,打造彼此獨立又通透開放的居住空間,其次以居者生活體驗為出發點,規劃流暢的行走軌跡,色彩配置上以低彩度的建材與家具相互搭襯,挹注細膩石紋及溫潤木質,形塑時尚與溫馨兼具的全齡現代宅。
陳聖元設計師透過創新手法,成功克服了辦公室空間所面臨的大樑問題,並以穿透的設計將上下左右的工作空間巧妙串聯,有效增加了室內的採光量。此外,右邊整面牆的規劃更是巧妙,不僅展現了室內的屋高,還營造了開放和通透的氛圍。 在設計師的構想下,辦公室避免了過多華麗的裝飾和刻意的展示空間,而是營造了輕鬆自在的氛圍,讓每位訪客都能感受到舒適和友好。北歐丹麥風格的運用讓一樓顯得親切溫馨,灰階清水模的背景基底搭配綠色調的鐵件、盆栽裝飾以及木皮的家具和櫃體,打造出生意盎然、溫暖舒適的氛圍。
小坪數的空間小歸小,但不意味著要犧牲機能性,綺寓空間設計的張睿誠設計總監指出,小空間最關鍵的機能性就是「收納」,因為為了滿足收納機能,過多的櫃體可能會對空間造成壓迫感,且容易造成坪數的浪費;因此他提出「分散式收納法」的設計概念,將收納分散在各個區域或物件中,達到有效保持空間靈活度和通透感的目的。
隨著生育率下降,現代人能享受三代同堂的生活是一件難能可貴的事情。為了將 24 坪不大的基地面積建構出舒適的三房兩廳,設計師以建築概念重塑室內格局,保留完整的落成區外,開放式廳區整合了客廳與餐廚空間;沙發後方的小孩房運用屋高優勢規劃夾層,並善用通透感門扇弱化廳房隔閡,建構一個能乘載跨越三個世代的現代住宅。
坐落於精華地段的41坪老屋,存在格局破碎、廊道狹窄、收納不足與採光不佳等問題,為讓一家五口都能舒適生活,屋主二人選擇與寬象空間室內裝修合作,由源頭開始更動部分格局與重塑動線,打開老宅視野,翻新後的家不僅變得開闊通透,互動性與機能性也變得超乎想像的完善。
20坪的侘寂風新成屋,居住者為兩位大人和一隻狗狗,因此屋主希望在有限的空間保有寬裕的活動場域,讓家人與毛孩都能有自在活動的空間。設計師重新整劃格局,取消廚房與書房的隔間,增加通透開闊的感受,同時在主臥室增加一間更衣室,滿足機能上的需求,徹底將屋主的許願成真。
已退休的夫妻檔捨棄台北市的住宅,選擇搬到郊區鄰近海邊的房子,享受慢步調生活。30 年靠海的老屋改造計畫中,首先將漏水壁癌問題整頓好,並將原有格局和廁所全數拆除,以拉門取代傳統隔間,打造一個流動感與通透性絕佳的空間,建構出零死角觀景退休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