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dolfini Architects 設計的這座乾淨簡約的蘇連多海濱別墅可能會讓設計愛好者墜入愛河。這座海濱小鎮位於墨爾本近郊摩寧頓半島,是住宅區,具有現代感,又富含悠久歷史。
現代人家庭人口結構簡單,對居家空間的需求也逐漸轉型為精巧的格局,20-30 坪左右、2-3 房的產品,近年來更是成為首購族、小家庭的首選。但如何在小坪數的生活空間裡自在的生活而不感到緊縮壓迫,才是最考驗設計師與主人的規劃與家務功力。「若你做不到斷、捨、離,就更要具備收納的能力。」銘家設計總監 Candy 在著手多年居家改造後特別有感而發。
創造出無論大人小孩都能喜歡的室內設計,是澄月室內設計的吳宜倫設計師所遵循的核心理念,她發揮女性設計師所具備的貼心與圓融,量身訂製一家四口的 30 坪北歐風親子宅,並透過格局調整、跳色手法、收納配置等各種細膩技巧,強化了中古屋的好採光、台北 101 窗景等地理優勢,化解屋況大樑低矮、狹長型公領域等問題,不僅滿足夫妻倆在家工作、陪伴孩子的生活所需,同時跳脫兒童房一定要童趣幼稚的既定印象,迎接專屬一家人的溫馨感親子宅。
擁有豐富生活閱歷的換屋族夫妻首度裝修,嚮往舒適的居住環境,當真正尋覓理想空間時,找上擅長將生活型態寫入空間設計的林妤如設計師,透過大量溝通、一步一步引導屋主完成心中第一次裝修的家。
于懷晴設計師用心傾聽居者需求,面對房子多處畸零角落及樑柱裸露問題,于懷晴設計師透過格局重整與爭取收納空間,翻轉 30 坪老屋格局,並運用油漆、花磚、文化石、玻璃、木地板、線板,為屋主打造溫馨、舒適鄉村宅。
馮澤森設計師擁有建築專業背景,認為房子是每天要居住的空間,當人對於空間有了歸屬感之後,自然會有親密感,所以空間除了要舒適之外,更要展現空間的優越性,讓人生活起來才會感受到不同的優越感。而面對 21.5 坪毛胚屋,設計師以精闢角度剖析空間,通盤考量格局結構,為首購族夫妻擘劃出更適宜人居的場域動線。
陳嘉民建築師團隊中的郭珮淇設計師,帶領團隊將藝術到延伸至居家材質、光線、色彩,甚至擘劃大器格局與流暢動線來演繹最高品味,讓居住者在 95 坪實品屋中,找尋自我的靈動生命力,而此作品更是榮獲意大利 A' Design Award 大獎肯定,證實在快速發展的國際趨勢中,藝術走入家庭已經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養份,使居家空間乘載著居住者的喜好、品味與豐富人生歷練。
台北,一個充滿機會挑戰與夢想的城市,是很多人年少打拼的記憶,屋主年輕創業曾許下台北買房的心願,如今跨國事業有成一圓給妻子的承諾,買下交通便捷機能豐沛的市景高樓,給予妻子、女兒們一個共享天倫的安定居所,找上擁有深厚設計底蘊的陳膺信設計師,透過「因地制宜、因人而化」的設計理念,圓一個結合現代與古典的品味退休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