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公寓是巴黎設計師,Marc Baillargeon和Julie Nabucet兩人聯手打造的作品。只有16平方公尺(約5坪)的空間大小,但整體空間依然散發舒適的氣息,微型公寓的巧妙設計總是會引出我們的興趣和讚嘆,正如我們所期待的,這個非常規的設計手法,讓這個巴黎小公寓充滿了創造性和啟發性的想法。
繼2006年Jean Nouvel,2008年Zaha Hadid,以及2011年Édouard François之後,法國女建築師Odile DECQ被評為2013巴黎家居裝飾博覽會年度設計師。出生浪漫之都法國的Odile DECQ,自維萊特學校畢業後,成立事務所投身建築設計,前衛、大膽、創新的設計,早在一九九六年就獲得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金獅獎的肯定,曾經她也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等學校短期任教,是法國當代最具影響的女建築師之一。電影和藝術深深影響著Odile DECQ,她的設計...
出生於義大利羅馬的Carola Vannini,有雙會笑的眼睛和漂亮的笑容,在義大利設計界有美女設計師之稱。她本身的背景養成游走於不同國家城市之間,包含羅馬、紐約和巴黎,受到不同文化的洗禮與自身背景,再揉合生活與工作經驗,讓她的作品...
午夜的鐘聲響起,一輛古董標緻汽車的出現將主角蓋爾帶回20年代的巴黎,穿越時空回到過去,感受黃金年代的思想,這是電影午夜巴黎的奇幻情節。 而21世紀的現在,在松菸文創中心的設計趨勢講座中,一輛正通往文藝復興的汽車──多才多藝的Massaud,有著那個時空年代的奔放,一樣的秉持著人本主義與多面向發展,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感情是滋潤身心的最佳良藥,在美好設計的空間中,構築屬於兩個人的浪漫基地,遠離都市的喧嘩、達到心靈沉澱,這樣的情境真美好,讓人感到羨慕!小編今天要介紹的是一對熱戀中情侶的甜蜜居所,屋主二人均從事高度壓力的醫療相關產業,希望營造有巴黎水岸的異國情調的新家,除了希望風格獨特,也求動線、收納、格局等兼顧。嚮往的是假日在家放鬆看河景,享受法式浪漫的樂趣。
秋季全球家居家飾設計界的指標:法國巴黎Maison & Objet在這個月初展開序幕。今年以多元化的風格揭開秋冬家居的風向,除現代設計家飾以外,藝術風格的家居擺飾亦成為今年矚目的焦點。
發源於20世紀40年代美國紐約,主要是因為當時藝術家付不起市區房子的昂貴租金,於是利用廢棄廠房改裝成居家,結合工作室或藝廊形式,延伸成Loft風居家,後來在倫敦、巴黎這類都會城市也十分流行,在20世紀後期更演化成一種前衛時尚的生活方式及居住概念。而原本因為藝術家尋求廉價的創作空間,而選擇空曠、沒有隔間的倉庫及廠房,甚至因為缺乏裝修經費,而讓天、地、壁直接裸露空間結構原貌,最後都成了Loft 風格最重要的特色。自由度很高的Loft空間,大多隨居住者的想法任其發揮,也因此更能呈現居住者的性格與品味。
兩棟樓之間的空地可以拿來做什麼?這次介紹的是位於法國巴黎南郊的Gentilly,區域中的住宅幾乎都是整排並無間斷地並列下去,但唯獨這個特殊地帶卻形成了兩棟相鄰但不連接的情況,中止了連續住宅,也衍生出所謂的畸零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