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建築師協會(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簡稱AIA)日前公布了2013年「COTE Top Ten Green Projects 10大綠建築」。由美國建築師學會和環境委員會(Committee on the Environment,簡稱COTE)選出十大維護及改善環境、持續推動綠色建築設計的個案。到現在已經是第17年,是相當專業及具有知名度的設計嚴選機制,從建築設計、自然環境系統及科技技術面的結合 去評估篩選結果。
本案座落於日本奈良,由於外部緊臨馬路的關係,使得正面沒有任何一扇窗戶,只有一道白色的大門,為了讓室內採光提升,負責規劃的堀部直子建築設計事務所,選擇將開窗部分導引至房子的兩側,提供光源。對應建築,內部則以夾層形式做規劃,並在牆面穿插不規則的開口設計,當光源從房子兩側進入室內時,既不受阻擋,同時也能有效地再滲入其他處。這樣的開口設計,引入光線外,還創造出一個有趣的空間,同時也增加屋主與孩子之間的互動氣息。
本案位於日本東京,由於環境狹小,負責設計規劃的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akihisa hirata architecture office設計公司,決定讓住宅以「Coil」為概念,將建築量體向上延伸爭取更多空間,並在方形結構內延展出變化,在長條形的構成中,將結構柱以橫向排開,好承載樓層重量,而地板和牆面則纏繞而上,創造出S型樓梯設計,隨樓梯蜿蜒而上,帶出的是一種連續空間的體驗。搭配開放式設計,消弭空間隔閡的界定,可以更自在地於空間中穿梭,感受環境也享受來自不同角度的光影照射。
本案處於南美洲的智利,位在高度5,000公尺的山上,來自當地的Klaus Matuschka A. y OrlandoEtcheberrigaray P.建築設計師事物所,以及emA_Arquitectos設計團隊,讓建築以山為依歸,勾勒出宛如懸而上的「黑色住宅」。規劃時掌握智利北部山多特性,建築以水平堆疊方式來發展設計,同時將框架的視覺阻擋降到最低,而室內更進一步採取開放式的空間規劃,站在空間的各個角度,能輕易地觀賞到四周的山景,進而拉近了人與自然之間的距離。
房價高漲,中古屋行情看俏,但是買了老房子,往往發現格局與自己的生活模式與實際需求不符。經常接受老屋改造委託的品楨空間設計陳膺信設計師表示,其實不只老房子,即使是新成屋,也常會出現格局與使用者不符的狀況,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居住的人口與當初建築設計的設定不同。格局到底該怎麼改?見人見智,但是透過專業設計師的規劃,不僅可以改善採光、通風問題,更能讓生活動線變得更流暢,提升居住的舒適度。
細細長長的夾子,總是拿來夾相片或是夾資料等等,而今卻化身成長板凳。原來它是出自於Baldessari & Baldessari建築設計工作室,設計師Michela和Paolo Baldessari之手,這是他們特別為義大利百年家具品牌Riva1920所設計。
獲得新北市第二屆都市設計大賞,在今年10月3日落成啟用的江翠派出所,氣派而具現代感的玻璃帷幕搭配金屬格柵的建築設計,以及沒有圍牆,用鏡面水池界定空間的設計,受到媒體推崇,比喻為彷彿涵碧樓般的建築設計。
充滿家族記憶的古厝,在家人期盼下重蓋。新建築設計,把老房子的記憶延續下來。一樓除了與過去格局相仿的神明廳外,還納入讓全家共聚,現代感十足的餐廚空間。視野極佳的四樓,透過大片開窗及戶外泡澡浴缸的設計,讓依山面海的空間優勢充分發揮。面海的樓梯開窗,讓人行走於其間,仍能感受空間與環境的律動。刻意與舊屋同高的二樓低檯度開窗,則讓舊空間與新房子有微妙的對應關係,在嶄新空間中,讓人有 deja-vu 的熟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