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間四十餘年歷史的老公寓,不僅有壁癌、白蟻問題,且家中有許多高低落差,且房屋格局也不符合一家五口的使用需求,為讓居住空間更舒適,觀林設計的黃傳林設計師,以其擅長的禪風元素,融合現代風格的簡潔俐落造型與線條,改造這間老屋,讓這個家煥然一新。
屋主需求:雖然,這棟老公寓給一個人住綽綽有餘;然而,屋主仍希望新居能盡量規劃得更開敞:主臥大一點、衛浴可為開放式設計,整體空間也能展現自己所喜歡的溫潤質感與人文調性。還有,由於長時間在家裡工作,如何區隔出工作、娛樂的界線?並讓日常生活充滿樂趣?這也是他很關心的設計重點。
與三五好友在吧台悠閒地喝茶談天,一同聆聽自己珍藏多年的好音樂,小編也好羨幕這樣的生活呀!雖然這是一間老公寓,卻充滿紐約舊街區的LOFT風,帶有個性卻又能輕鬆的待在這裡;女主人從事廣播相關工作,男主人喜愛攝影和音樂,兩個人同住的空間想必十分有個性吧!即作吉作的許芳熒設計師在有效支配預算的前提下,不僅更動了部份格局、解決老屋特有的問題之外,還為屋主打造了一間主題鮮明的居住空間哦!
本案位於外雙溪山區老公寓的頂樓,絕佳的地理位置,讓這個家不僅獲得三面採光優勢,更能眺望整個台北市夜景,加上四周清幽的綠意,創造絕佳居住環境。雖然目前屋主一家已搬到台北市區居住,卻仍希望將自家老宅重新整頓一下,作為假日放鬆渡假使用。
來自土耳其的建築師杜曼(Koray Duman)成功改裝東村老公寓為自宅,復古的裝飾手法與現代居家概念的思考,將這裡打造成風格獨具的個性空間,很有味道的磚牆上白漆,其實是整建時才發現內牆有三層老磚,他選擇讓這些結構直接曝露出來,加上簡單的表面處理屋內的氣氛截然不同;室內面積600平方英呎(約17坪)上下,寸土寸金的小坪數,杜曼解放了空間的隔閡,客廳、餐廚、臥室三合一,輕鬆使用IKEA儲物系列作為靈活分隔,不但解決收納需求,也讓動線更為流暢
位於哥得堡市中心的老公寓,經過貼心的設計改裝,坪數雖小,卻應有盡有!讓人安定放鬆的白色好眠區,巧妙設計輕隔間和客廳相鄰,同時可以輕鬆走進更衣間,更衣間不但能把雜物衣飾好好隱藏收納起來,使用和動線都更加便利;清爽宜人的客廳裡,有歡迎賓客的多功能沙發床、留白的層架閱讀區、輕巧的原木咖啡桌,隨時調整家具位置,馬上就能融入愜意生活,
由艾薩立家族(Isaly)擁有的19世紀老宅邸在1848年落成,位於紐約市內豪宅群聚的格拉梅希私人公園區內(Gramercy Park僅開放給擁有鑰匙的附近居民進入),改裝一棟具有歷史意義的老公寓是個大挑戰,包括建築外觀、老舊結構、內部管線都需要翻新;最後決定將原本三層的樓板整合為上下兩間獨立公寓的格局,同時更換成舒適的HVAC暖通空調系統(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原來尚未利用的屋頂增建出620平方呎(約18坪)的小閣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