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坪老屋的空間與格局,不再適用於屋主一家人的日常與實際需求。因此高詩杰設計師重整翻新老屋,以簡約、俐落的現代風設計重新登場!拆除不需要的隔間牆、空間格局打開,將最大場域留給公領域,讓戶外自然綠意及光線能夠接引入室,搭配淺色、自然質感木質調,舖敘舒適、療癒的親子居所。
外面的世界人來人往,快速的訊息刺激,也讓五感變得疲勞,或許你可以在都市叢林裡,打造一個專屬的隱士秘境。這間室內坪數62.5坪的毛胚屋,居住著一家5口,是乘載三代人的溫馨回憶的載體。此次選擇攝取侘寂與現代風的優點,並予以相融,再搭配全齡宅概念,根據日常需求訂製機能,完美貼合日常所需。
34坪的工業風住宅,位於台北市的精華地區,設計師以建築感的量體、時間性、寧靜、寬闊感為基底,透過拉長動線、材質延伸與層次堆疊,營造出開闊的視覺感受,將工業風與現代簡約的線條完美融合,完成出遠大於坪數的空間氣度。
18坪的新成屋居住者為兩人,屋主對於空間的規劃有著獨特的想法,他們希望在有限的坪數中,擁有兩房的舒適性、寬敞的領域、展示心愛的公仔收藏,甚至還希望能有個能盡情練舞的角落,此外,屋主對於金色元素與美式風格情有獨鍾,設計師將這些特殊的需求經過巧妙規劃,創造出一個可以滿足多重需求的居家環境。
這次邱炫達設計師所規劃的自地自建住商合一專案,不僅展現了對設計美學的追求,更體現了對家庭成員需求的細膩關懷。整體規劃涵蓋了三個樓層,將一家五口的生活與工作空間巧妙融合,以「第五個季節」為設計主題,象徵著隨著時間的流轉,舊有的結束,新生命的到來,賦予這個家與眾不同的生命力。
替自己規劃一生一次的老後生活,從安排美好的退休居所開始。在40坪人文禪風空間裡,利用前庭後院引援採光、延攬自然景致;室內透過玻璃落地窗引入日光,開放格局及彈性拉門將空間尺度持續延展;乘坐架高和室區觀賞戶外自然植栽,沉澱身心、倍感療癒!
所謂的「老屋翻新」就一定是拋開舊有面貌、全面淘汰嗎?這間80坪的樓中樓空間,乘載了一家四口將近二十年的記憶,接下這個任務的太硯設計團隊,大膽跳脫原有思維,保留過往的字畫、古董鐘和檜木家具等老件,重現日式的質樸精神,加入北歐的極簡美感,創造大面積留白的Janpandi風,讓人與人專注在彼此互動的幸福時刻。
今天要帶大家開箱一個34坪的毛胚屋,它有兩房兩廳,居住成員為一家三口,整體空間以在空間中營造建築感為靈感,讓工業風更有流暢的動線和空間感,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