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館不再只是存放藝術品的場所,而是一場又一場邀請眾人參與的"藝"在言外-藝術旅行。 藝術是透過創作引發”意在言外”的自我境界。這就是藝術的本質、令人感動的本質。當代即是喚起當下世代大家共同的共鳴點,而這共鳴點不需單一模式,可以是多元的面向。此展邀請國內外共十位藝術家:台灣-張又然、林怡芬、錢茵、Rae(周瑞萍)、王立心、林宗範、林守襄、陳傑強、Ena Nagao(長尾惠那)、Mitsuhiro Konishi(小西光裕),分別在平面繪畫、圖文創作、立體雕塑、複合媒材領域,將生活、對自然、對人文、對自我的議題呈現不同面向。
當人們能解讀口是心非這回事,便開始對於說出口的”是”或”否”兩種答案,有了微妙的心裡變化,這就是瑞士概念雕塑家Markus Raetz 抓得住人性的妙計,以雕塑解構生活中的現實與理想
來國外展覽最有趣的一件事就是會碰到來自各國、各式各樣的買家,而在不同的展覽也會碰到不同類型的買家,例如在Maison & Objet的展覽中似乎比較少見到像在法蘭克福Ambiente展覽那種「一個大頭後面跟著好幾個助理」的大陣仗。 相對的,筌美術這次在展覽中,所接觸到的買家,一方面多了許多自己開店的老闆,另一方面,許多大品牌的設計總監或是採購經理也都低調的在展場中巡視,尋找下一季的重點商品或是合作設計靈感。由於這次筌美術主打的系列「諾亞方舟」和「人形體」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在攤位上就可以很明顯看出大家的口味。譬如說,我們遇到了一對來自英國的威爾斯人夫婦,擁有一大片雕塑公園的他們大力的稱讚「人形體」系列的結構與張力之美,更是豪爽地邀請我們去英國參觀他們的公園。
運用摺紙技巧,法國藝術家以廢棄衛生紙捲筒和報紙為媒材,創作出栩栩如生的藝術作品,包括立體雕塑,也包括表情十足的面具。
繼2008年的第一檔ART TOYS與五位中國當代藝術家岳敏君、周春芽、劉野、 周鐵海、金釹與設計師Kaws,跨界合作對平面符號賦予立體生命,創作出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延續去年關注亞洲當代優秀藝術家的視角,2011進而規劃三大主題風格,依此承攬藝術家運用日本生漆、中國水墨、抽象油彩等媒材之手法,正式推出第二檔展覽《城市烏有園》,邀請中國當代雕塑家展望,與荷蘭建築師團隊MVRDV進行藝術與建築的對話,創作出一件超越東方與西方,跨越藝術與建築隔閡的立體作品---假山疊塢。
「海王星;遙遠、湛藍、低調暗沉、安靜、氣體、幽雅的星球。」身處在每天忙碌生活的城市裡,我們看到了什麼?6月4日至7月17日,MOT/ARTS特邀「藝術七門町」劉致宏舉辦最新個展「海王星 —— 一段拼湊的蔚藍時光」,延續藝術家對於都市風景的獨特捕捉,以其慣用的低彩度冷寂色調呈現,從不同的角度帶領觀者在熟悉的環境空間中做不同層面的想像與觀察,讓視點恣意遨遊於城市之中。此次個展中除了眾所期待的平面畫作,更展出雕塑作品及手稿文件共約30件全新創作。 「海王星 —— 一段拼湊的蔚藍時光」的個展中,劉致宏將天空以一慣的低彩度冷寂色調呈現,而城市中的建物則以乾淨俐落的線條做理性描繪,那些細微而具體的城市印象,表達出這個時代的平凡無奇卻又真實,和在虛幻繁華表面後的落寞與寂寥之景象。擅長以小或扁長型的特殊尺幅創作,藝術家將個人對城市、場景、建物的觀察,去除主觀認知的結構並刻意抽離真實後,轉化成夢境般的心理空間描繪,在小平面中收納藝術家所表達的大宇宙。
源自邵族追逐白鹿,在潭前一越而下的故事…,讓日月潭的風光美景得以出現在世人眼前。設計作品意圖詮釋出故事發生的當下,彷彿重現在視覺消失前,瞬間凝凍的白鹿角……以古法的陶瓷工藝,雕塑出鹿角迷人的線條,渾圓而雄厚的體態,意象出雄鹿的自信氣息,更凸顯了白鹿筆優雅的調性。 經設計師選定難度極高的全瓷材質,創作全世界第一枝陶瓷筆,溫潤的手感隨體溫而改變,展現日月潭獨一無二的文化專利意象。 〈穆德設計團隊有限公司/白鹿筆/www.motor-hu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