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混凝土」,在台灣常被以「清水模」簡稱之,清水模是包含灌注工法加混凝土材料的統稱。簡單來說,即是沒有裝飾過的水泥牆,專業性解釋,則是混凝土灌漿凝固拆模後,不再加以任何的修飾,完全以混凝土的質感作為建築表現素材。現在不僅有以水泥板建材加以取代,甚至用水泥粉光牆和特殊工法作出呈現上的突破。
室內設計的材質千奇百種,除了台灣人近年偏愛的木質感、文化石、鍍鈦金、仿清水模、木紋磚、板岩等等眾多建材,到底還有哪些常用材,又是怎樣能讓建材特性為空間質感更加分呢?一同來看看吧。
這間三代同堂的居所,是四年前合作過的老客戶所委託,在默契十足的前提下,不論選材、空間配置與動線安排,都不設限。設計師將原用於戶外建築的花崗岩、實木、鐵件、仿清水模板等素材放入室內,且以穿透感做為空間設計主軸,讓採光良好的房子,擁有自然的光影效果。除了滿足實用機能需求外,從小孩房蒙德里安式線性切割彩色玻璃門片設計及隱藏式衛浴門上的樹枝裝飾,彷彿窺見設計者的玩心與居住者的充分信任。
清水混凝土又稱為清水模。其名之「清水」,意指混凝土澆灌後、拆掉模材,表面不再作任何其他處理。清水模特殊的質樸粗獷, 能讓空間呈現獨特個性美感,但由於清水模工法技術困難,施作費用也較高,於是後來衍生出「仿清水模」工法。
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一系列充滿禪意的建築,讓世人驚覺清水模之美,開啟人們對清水模的喜好。以往常見用於室外,隨工法日漸進步,不僅做法多元,就算要導入到室內,再也不是難事!
買屋裝修是一件人生重大的決定,所有細節都得仔細推敲,不論只有一間房,或有能力擁有多間房子,每一次裝修,都會因房子的使用需求而有不同。但是這兩種不同的心情,對於居住品質及生活氛圍提升的要求卻是一致的。如果能找到了解自己的設計師,把原本老舊,或如白紙一張的新成屋空間,填入最適合個人特質與使用需求的設計,讓居住的舒適度,撫慰心靈,將是人生一大樂事。
以質感舒適的木質建材以及石材、金屬、清水模等材質,讓清爽的自然氣息包圍居家空間,打造理想中的療癒系生活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