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的經濟情勢不好,台灣也不例外,而我們的房市,在歷經政府屢次出手,調整不動產稅制結構後,原有的節稅空間萎縮,持有的成本也往上增加,市場上充斥著利空消息,民眾的信心受到大幅動搖。
近年來隨著房價高居不下,10幾坪甚至個位數的小坪數空間成為年輕人的購屋首選,而在空間設計的需求當中,調查發現近八成的屋主會希望有個廚房可以自己烹調安心料理。可是對小坪數而言,很多屋主會擔心裝設一座獨立廚房會佔用太多空間;而採用開放式的廚房設計,又怕油煙沾染整個家中揮之不去。難道,「空間」與「健康」,真的是魚與熊掌無法兼得?
由於受到經濟與人口結構的影響,大都會區的住宅坪數逐漸變小,使得微型住宅當道。許多單身族、小資女、小家庭等,受限於房價居高不下的因素而讓空間需求限縮,但對於居家的期待卻不因此減輕。
隨著房價持續飆漲,寸土寸金的時代,進而帶動經濟實惠的機能小宅購買風潮;但很多屋主也擔心坪數較小的空間,真的足夠全家人生活所需嗎?? 但其實空間設計的立場來說,一個居住空間是否能夠居住並不侷限在「坪數」,而是「格局規劃」,只要巧妙利用家具、材質、動線,空間大小便不再是限制。
「現在可以買房嗎?」購屋的時機點,是自住客最關心的問題,太平洋房屋副總經理章克勤表示,多數人追高不追低,在房市多頭結束進入轉折之際,買方對市場的信心不足,是交易量陷入低迷的一大關鍵,然觀察現今房市,房價下修,政府又逐步鬆綁相關法規,房貸利率降低,核貸成數增加,對自住買方似乎是利多於弊,可進場購屋的好時機。
小坪數空間,永遠都是設計師必須面臨的挑戰。尤其是房價高居不下,買小房子是年輕人最常見的選擇;另外,把長輩留下的老屋重新改造成適合現代生活,凸顯個人風格的新樣貌,也是很實際的方式。
本次設計家將把眼界放遠至全球設計,了解在房價過高的趨勢下,各國設計師如何跳脫思維框架,為坪數不大的小家打造一應俱全的收納、烹飪與動線設計,同時又讓空間超級通透!
什麼產品最受買方歡迎呢?統計104年六都住宅交易類型,桃園市以南的買方,最愛電梯大樓及有天有地的透天厝,雙北市買方則是偏愛電梯大樓與CP值較高的公寓,太平洋房屋副總經理章克勤表示,房價便宜是公寓脫穎而出的主因,尤其在台北市,公寓與電梯大樓的價差高達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