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個一如往常的清晨,設計師觀察到漁民在水面上漂浮的景象,這個畫面深深烙印在腦海,終於化為實際行動而設計出美麗的「浴舟」(Bathboat),捕捉私密時光的放鬆本質,一個簡單的生活經驗,卻是在家的全新體驗。令人讚嘆的衛浴家具由荷蘭設計師Wieki Somers提供,
在M型社會中,連建案也趨向M型化。不是超小住宅,就是動輒上百坪的豪宅。室內只有7 ~8坪的超小宅,如果不找設計師規劃,應該是放一張雙人床,就已經塞滿了,若想擁有玄關、書房、客廳、臥房、廚房等齊備的機能,以及寬敞的泡澡浴缸,非得找對設計師才能完成這項不可能的任務。
臥房與衛浴空間的結合,無非就是希望能讓使用空間擴大,並讓浴缸成為一眼可見的重點,因此不妨捨棄以門為隔間的傳統作法,利用屏風、窗簾、浴簾等作為區隔,讓視覺上產生穿透的相連感,打破過去封閉浴室的窠臼。
潮濕的浴室最容易孳生黴菌和異味,用對方法和用具讓廁所也滿室芳香!浴室的清潔範圍包含:浴缸、龍頭、面盆、馬桶、磁磚等,將這些地方打理好,在衛浴空間就變成超享受的事。
浴室的設備講求符合人體工學與使用空間動線,例如馬桶兩旁需要75~80公分寬的空間,前方空間也不得小於120公分、淋浴間配置坐椅等,都是讓衛浴空間好使用的設計元素,但實用的功能已經無法滿足現代人追求聲光娛樂享受的想望,因此在浴室內裝設按摩浴缸、電視與音響等配備,已經成為一種趨勢。
一位母親買下30年老屋給兒子作為未來的新房,但因屋齡較高,不僅有壁癌漏水的問題,牆壁也有些微傾斜。設計師將管線重整,批土調整已經傾斜牆面的平整度,將原本外推的前陽台及後陽台重新開放,讓空氣流通且引光入室。
浴缸的款式百百種,但台灣最常見浴缸形式還是固定於牆面的砌牆浴缸,在寒冷的冬季時節,若能在自家浴缸舒舒服服地泡澡,確實是人生一大樂事,不過,對於家中已規劃淋浴間,想再額外增設一個浴缸卻又不想採用砌牆浴缸的人來說,除了木桶浴缸和平價的塑膠泡澡桶,還有哪一種浴缸可以和一般家具一樣,在搬家時一併帶到新家?答案是免砌牆的獨立式浴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