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齡老屋乘載著歲月的故事、有著獨特的情懷,但老房子確實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家庭的生活習慣和需求,通過老屋翻新,不僅能感受舊社區的人文魅力,更能符合日新月異的生活方式。
屋齡 25 年以上的老屋重塑空間格局,電視主牆由洞洞板、系統櫃、格柵造型板材兼顧機能與美型,牆面弧形設計呼應天花板燈帶,用小細節創造些許浪漫; 沙發背牆訂製造型收納,添抹淡粉妝容延續輕柔北歐風格調性。
不同屋況,有著截然不同的設計方向及處理方式,在老屋設計上最注重屋況檢視及治療病灶,將漏水、壁癌等基底重新完善,馥築時尚設計湯鎮安總監掌握老屋在格局改造上的極大彈性與優勢,考量每個家庭的生活模式、居住需求,將空間做適當調整,締造嶄新的居宅價值。
玄關規劃大容量收納櫃界定落塵區,並拆除局部隔間牆新增儲藏室滿足收納需求。根據風水將佛堂安排在樑柱旁,藉由色彩與廚房隱藏式推門相互呼應,讓機能完美融合於牆面;餐廳線性照明亦化解樑柱的壓迫感。
老屋重整翻新前,先盤點出有哪些已不符合目前屋主的生活習慣與需求。只要掌握這些大方向,就能提出裝潢解方!
一家三口入住19.8坪工業宅,太硯設計 高詩杰設計師於小宅內妥善運用有限的空間,以溫煦木質搭佐樂土漆面為基底,堆疊豐富的美學層次,同時掌握每個家庭的生活型態,以父愛為設計重點,如同穩重沉默的山稜,靜靜地伴隨孩子成長茁壯,打造一處獨立卻互相牽引的幸福營地。
老屋格局可調整彈性大,在價錢方面也有更多優勢,因而越來越多人選擇購入老屋進行改造,根據內政部稅籍統計資料顯示,目前台灣有過半的房屋屋齡超過 30 年,老屋經歷歲月的洗禮,大多存在管線老舊、天花過低、與格局不符使用等問題,進行改造是入住前不可缺少的過程,但你知道老屋改造其實比你想的還要複雜嗎?小到管線配置,大到格局重塑,都存在許多「眉角」,許有森設計師認為老屋改造中最重要的就是基礎管線的配置與對建築結構的認知,不良的規劃,再經歷長久的累積之後,就會一發不可收拾,可見老屋改造處處充滿學問。
老屋和中古屋因為價格比較實惠,公設比也較低,因此對於很多屋主來說,是非常值得投資的物件。但兩者因為房屋年齡較大之故,會有隔局較不符合購買者需求的狀況,管線也需要重新更換,除此之外在裝修上還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一起跟著明代室內裝修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