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設計師 Bernard Khoury 和當地燈具廠商 .PSLAB,在首都貝魯特為私人宅邸打造了這座宛如雕塑的燈梯,驚艷指數百分百!由下往上眺望開展的線條,由側面一步步拾級而上,每個轉身都是空間與光影的趣味。上端固定於天花板,懸吊的部分呈螺旋而下,長短不一的燈條漸次延伸出華麗氣勢,我們在design milk網站上發現這個絕美的創作,照明不再僅限於功能需求,更在空間裡搶眼奪目,贏得主角地位,精密的設計結合嶄新的概念,
Le C o r b u s i e r在他的設計裡用undulating line作為直線條的對比,現在從事設計的人大概很少人會再認真地用這種經過嚴密比例控制的曲線了;設計師趙牧桓表示,大多數的設計者已經習慣使用那種隨性而不經意的自由線條,這倒也沒什麼對錯,只要視覺上能夠呈現美感就可以了。
有陣子在都會鬧區都很流行所謂的「LOUNGE BAR」,即便是音樂也有所謂的「LOUNGE」風。這類型的風格,意味著時尚、舒適而又令人感到放鬆,引用在居家空間設計裡,也有不同的樣貌呈現。自遊空間設計的劉國堯設計師以其設計的案例,為大家什麼樣的居家空間是同時很潮但也很舒適!
被微風召喚著,絲絲縷縷搖曳生姿的,是150片如花瓣一般綻開的雪白。詩意十足的嶄新燈具,由丹麥設計團隊Mencke and Vagnby 創作,半透明質感、錯落有致的曲度,讓室內照明有如戶外自然陽光穿過葉片灑落;從實用觀點來看,雪花燈(Snowflower lamp)
不論大小空間或是希望能做什麼樣的造型變化,每個人總不希望自己的家充滿了沉甸甸的笨重感,但輕盈空間感該如何營造?除了藉由燈光、色彩和材質外,適度開放空間尺度或是延伸室內外場景,也是不錯選擇之一喔!
紐約是比台北還更難置產的城市,除了房價物價雙高之外,有文化熔爐之稱的紐約,還有適應文化生活區的問題。當年美國在接受國外移民時,整個城市除了工廠、商店,也還充斥著讓新移民工作者休息的公舍。如今讓電影迷相當喜愛的LOFT住宅,正是從當時由工廠重建出的公舍所保留下的樣貌所進化而成的!
本案位於英國倫敦海格特Highgate地區中心,是一個從70年代到現在的透天老宅,當年由建築師Ted Levy所建造,座落於保護區,將近40年都未曾經過整修及改造,因此屋況非常糟糕,原有的硬體空間及格局都必須重新打造TGSTUDIO接手這個案子後,一開始先將原有隔間全拆除,包含所有的牆面,讓空間恢復單純的初胚原貌,並規劃開放廚房及公共空間,也更改原有樓梯的位置及建材,整體空間以半層連接半層的高低垂直形式規劃,讓原有三層樓,變身成為六層的多元機能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