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有一間獨立更衣室,不必是豪宅才能實現!這間 28 坪的北歐風住宅重新調整格局比例,透過 2+1 房的高機能、好動線規劃,讓空間更加符合一家人的生活習慣,客餐廳變得開闊,臥室睡得舒適,日常的收納需求也獲得滿足。
由於屋主的女兒剛好從美國回台,需要一處安頓的空間,於是決定將屋齡已 20 年的老屋翻新、重新整頓。面臨原空間的挑高優勢沒有好好被運用,加上隔間零碎、需要光線的空間卻陰暗,還有整室熱能集中在主臥而導致燥熱的問題……,廖月凰設計師保留空間挑高特質,將戶外光線引入公共區域,且引入樟樹的綠意景緻,讓室內的每一處皆可欣賞到;並打造一間擁有臥榻的多功能室,不僅串連公私領域,同時引援戶外樟樹美景、自然光線,創造出空氣流動、明亮光感的療癒家屋!想看廖月凰設計師如何創造出空間療癒術的細節,讓我們一起走進來瞧瞧!
集結全球跨領域設計思維,美國 Muse 設計獎以發掘全球設計繆思為宗旨,共來自 50 多個國家作品角逐,為全球最具指標性的設計獎項之一。來自台灣的敘研設計繼拿下義大利 A'Design Award 金獎後,再次傳來捷報,以作品「Dry Salon」拿下美國 Muse 設計獎金獎殊榮!
每間住宅承載著屋主獨一無二的故事,而室內設計師就是那位說故事的人,像這間 27 坪的現代風住宅,就是設計師為美國回台的屋主所量身訂製的,透過美式居家的優雅重現,翻轉格局破碎、動線不佳的空間,成功將其蛻變為充滿文藝氣息的純白單身宅。
長期居住於美國的一家四口決定回到台灣定居,因此委託設計師重新改造獨棟別墅的頂樓,將 63 坪的室內空間以三等份來劃分機能格局,規劃出中間的公共空間,以及兩側的主臥與孝親房區域,使每個家庭成員無論身處何地,都可以沉浸於周遭的自然綠意與美好日光。
在128坪的緬甸禪修會館裡,透過日式禪風為風格,入口處以自然造景為安排,格柵造型立面,以及經典、簡約的中式桌燈安排下,創造出靜謐且莊嚴的修行氛圍,讓踏進空間的人,自然進入禁語與攝心的狀態。
此案設計靈感來自屋主喜愛的美國科幻電影《創:光速戰記》(Tron: Legacy),劇情為架空的虛構世界,電影元素融入高科技設計的未來感,幾乎所有交通工具如光輪摩托車(Light Cycle)乃至於角色衣著裝備皆有霓虹線條設計,因此設計師以此作為發想繆思,將 LED 軟性霓虹燈應用至公領域空間,搭佐復古沙發、黃銅吊燈,每當夜晚來臨、燈光開啟,魔幻奇魅的場域氛圍便悄然登現。
這處位於北市的「玄月餐酒館」,業主運用赴美學習的西餐文化,與過往居酒屋的創業基礎,打造全新思維的日式餐酒館。設計團隊連結漁民、大海和職人的關係,透過松木、鐵件與特殊漆料,聯手演繹「月夜漁火」的波濤印象,展現令人驚嘆的設計語彙與美學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