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有過,待在浴室裡盡情地洗澎澎時,等到要出來時,發現浴室到處理溼溚溚的,好像浴室剛才才下過一陣大雨一般。然後接下來要上廁所時就會感覺十分不方便,總覺得浴室好像老是髒髒的~~最慘的是,可能過沒多久,你就會發現為什麼牆邊跟浴缸邊出現黑色的小點點~~別懷疑,就是發霉了(就是中標了啦)!所以要怎麼「隨時」保持浴室裡的乾溼及清潔,就很重要了~~而且,別小看浴室通風不良問題,小心洗了熱水澡舒服過頭,休克頭暈都沒發現。配備完善的抽風機、乾燥設備、大面對外窗或是氣窗,都是設計時候需要思考注意的歐!
「國人浴廁文化態度」調查發現,台灣人使用浴室的頻率比其他房間高出許多,但空間卻相對狹小?!更詭異的是,這平均最多不到2坪大小的衛浴空間卻是整個房子裡平均造價最高的地方!即便換個磁磚、浴缸、洗臉盆和馬桶等等設備,加起來
杜比音效轟轟作響,看恐怖片才夠驚悚。在客廳作瑜珈想聽聽冥想音樂,嗯~~這時候打開音響,讓整個空間充滿樂活氣息與禪意。買了Wii讓全家人只想緊緊黏在客廳沙發上,除了吃飯上廁所哪也不想去?對客廳的重度依存正開始。到底怎麼透過現有的客廳,在適當時候可以變身為家庭電影院呢?
原則12:別把臭氣留在家裡 相信你一定有用過公共廁所的機會,無論是在辦公室內或是捷運站內,也一定有聞過前人如廁後留下的異味,老實說真的不太舒服。因此在家裡,即便一個人住,你也不希望一打開浴室的門時,那股味飄啊~飄啊ㄉ~~,讓人討厭反胃,所以在規劃衛浴空間時,切記一定要想辦法做一個窗子,以有利通風。若真的沒辦法規劃出窗子,那麼安裝2台抽風機是必要的,一台在浴室裡,一台在管道間,才不會讓臭空氣再回留到家裡,導致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