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在什麼都漲的年代,新婚夫妻想在台北生活真是大不易,更何況購買新屋新房!!但愛狗的屋主卻不放棄想要一起生活築巢的夢想,尋尋覓覓終於在台北內湖找到落角的「新房」──15坪的挑高毛肧屋。小雖小,但兩人堅信從小開始,一步一腳印,未來還有機會換更廣大的空間!但才15坪大的房子,要容納夫妻2人及3隻愛犬,還有不時來訪的雙方父母,到底空間要怎麼規劃才夠呢?
無論老屋或新屋,三房二廳是目前台灣最常見的居家隔間規劃類型,三房如果隔的好,空間有被充分利用,小坪數也能住的很舒適,但如果隔間動線設計有問題,那坪數再大還是會讓住宅品質大打折扣。
代人買新屋裝修愈來愈重視客變,也了解到客變的重要性,客變不但能夠節省裝修時間,更能精準控制預算;本案也是屬於客變案例,屋主在毛胚屋工程前就有客變想法,原本請一間設計公司來規劃,但屢屢達不到屋主的需求,整個設計概念也有落差,因此,幾經波折後,委託禾築設計來操刀,與禾築設計團隊溝通討論後,終於讓屋主放下心中大石,一切塵埃落定。
為了讓3歲獨生子的童年不孤單,屋主夫妻決定將買下的新屋格局重新規劃,要給小男孩一個能恣意跑跳、大笑玩鬧的遊樂場。本來定居在美國的屋主屋主夫妻,住的是one bed公寓,空間雖小但廚房、餐廳和客廳都是開放式的,兒子在客廳玩、夫妻倆在廚房做菜也可以隨時照顧到,週末朋友帶孩子來,小朋友們就把玩具擺在客廳地毯上玩,大人們則可以坐在餐廳的吧台喝咖啡、聊天
買間十多歲的老屋,找個厲害的設計師,也許就可以換回一間宛如重新投胎過的新屋了!這間位在市區的透天宅,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原本的格局被切割得相當零碎,梵蒂亞設計設計師卿敏華率先整理了過於狹長的格局動線,透過重新配置隔間,以溫柔的設計語彙包覆整個空間,讓老屋也重新獲得了成為家的「使命感」。
搬新家的時候(不論是買新屋,或是租房子),往往正是家運轉強,或是衰敗的轉戾時刻。選到不好的房子,要好運也很難,但要是選到磁場不錯的房子,裝修的方式或格局規劃得不對,再好的房子也無法帶來好運。如果沒有計劃請老師指點迷津,那起碼要避免以下十大禁忌
屋主的期望:當年買的時候是新屋,加上預算有限,所以沒有找設計師進行空間規劃,空間機能不足使得家始終無法維持整潔,趁著小孩要上小學,想把家重新整修,希望能以有限的預算,規劃機能與風格兼具的居家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