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坪的老屋,設計師運用不同材質特性展現灰色的層次,堆疊出放鬆溫潤的居家氛圍,藉由溫潤木皮調和冷調灰色,堆疊出沈澱放鬆的居家氛圍。首先拆除舊樓梯,以鐵件、長虹玻璃重新打造通透的新樓梯,藉由樓板的開口,來改善空氣流通,也讓光線可自由穿梭,順勢帶入比較無光的地下室。
「收納」為居宅空間內至關重要的一環,雖然沒有風格與色彩般顯而易見,卻是不可或缺的成員,隨著漸小的生活空間,居住者們逐漸重拾對於收納空間的重視,可若是大面積的櫃體不免帶來空間壓迫感,究竟好的收納空間應該具備哪些條件,才能帶來更加舒適的生活品質呢?
把所有雜物都用櫃子藏起來的收納,早已在現代人的想法消失。但什麼才是正確的好收納呢?丰墨設計的王憲川設計師說,收納不該只是提供一個功用,而應該有多元化機能,美觀展示、區隔場域,反而讓它成為空間中的重要焦點元素。
身為企業家的屋主,有招待貴賓的需求,因此請設計師打造這間 200 坪的景觀豪宅,來款待家人與客人。設計師跳脫制式的空間框架,採取創新的設計手法,不僅使動線清晰、格局開闊,還創造出藝術感樓梯、梯下酒窖,讓人沉浸於全方位的內外景緻裡。
17坪的夾層空間,設計師依據使用者需求,結合了寵物宅與女性單身宅主題,並加入不受拘束的混搭元素,替屋主打造出有溫度的視野!安排大沙發,兼顧座位與客床功能,讓客廳可做為臨時客房使用;並細心打造樓梯階面,往沙發及落地窗的方向延伸,將樓梯變成挑高的跳躍平台,化為貓咪的小小遊戲廣場。
收納一定要很多櫃子才能收得好嗎?那可不一定!「許多屋主在裝修時都會強調自己東西很多,希望在家裡做很多櫃子,但這樣一來不僅費用大幅提升,重點是空間會變得擁擠,其實櫃有所屬,會用得到的東西才叫收,不然只是堆積」洪華山設計師說道。他提倡「剛剛好的收納」,不多不少精準規範收納空間,才能打造舒適有質感的居家生活。今天即以三個案例為我們解析怎樣做才能收得剛剛好!
12+12坪的小坪數樓中樓,因為受到樓梯阻擋,而顯得採光不佳,但屋主考量到8坪的陽台,能給予2隻愛犬充分的活動空間,便下定決心購入。同時也委託構設計團隊,希望透過調整格局,詮釋具有空氣感的北歐休閒居家。
鞋子堆滿玄關、衣物堆放在椅背床邊,真的是因為收納櫃不夠多嗎?或許你也常常在東西太多與收納不足之間拉扯,擔心自己不曉得是得了囤物癖還是懶得狠下心來斷捨離。面對總是「物品太多、收納太少」的窘境,其實可以透過好的收納設計改善你囤積物品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