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愛國外旅遊的屋主一家,二次找來黃建華設計師打造新居,欲創造帶有科技感和新鮮感的住宅,全室採用科技產品的曲線設計,由木工師傅以拼貼打磨的方式,將電視牆磨成弧形,空間中櫃體的轉角與天花板稜角也都依循的圓弧設計,營造出生活的流動感。
簡約時尚的線條,而不失迷人的文藝氣質,邁入 36 坪的美式風居所,彷彿走進歐美雜誌中的居家生活,融合現代和古典的細節,挹注歐美風格的拱窗、線板、壁爐電視牆等設計,塑造復古而時髦的優雅生活態度。
「位於台北市中心,卻讓人能任意穿梭在城市與山間海線。後疫情時代的全新生活型態,連結對家鄉的土地情感,在城市高樓裡建構一個隨時可以呼吸換氣的家。」
屋主在喜獲第二個孩子時,為了給家人溫馨舒適的居家環境,以及當父親來訪時,也能有寧靜的休憩空間,因而購買兩戶小坪數夾層屋。擅長打造創新小宅的歐德設計師蘇智育,依循挑高空間優勢,置入彈性靈活的歐德系統櫃,以多功能複合式設計,創造數倍收納量,擊破小宅坪數的框架。
45坪的空間,設計師透過格局重整、動線梳理、運用多元材質與色彩搭配,打造一間媲美飯店質感的現代高級住宅,開啟一家四口理想的居家生活。
近期非常流行的「魷魚遊戲」,風格強烈又鮮明的故事情節,以及刺激遊戲冒險,深深擄獲不少戲迷的心!而在新家的裝潢中,如何運用機能、材質、線條等元素,展現專屬於屋主的風格和品味,抒寫精彩的居家生活故事,更需要專業設計師的縝密的思維和精心擘劃,讓我們一起和東風室內設計的林嘉慶設計師,展開一場「品味遊戲」的冒險旅程吧!
「所謂的幸福,就是和喜歡的人、事、物共處在一塊」但究竟要如何透過動線、機能與環境結構的整合,才能達到最大化的配置彈性,提升居家生活的多重可能呢?今天「就是愛住設計家」將帶來三款精彩的格局設計,看看如何透過公、私領域的配置,創造獨有的空間故事!
還記得疫情發生後,待在家的每一天你是如何度過的呢?在封城的時候不少人開始著迷於下廚,體驗把食材變成佳餚的成就感;有些人則選擇養養植物,讓家裡隨時充滿綠意,舒緩不能出門的煩躁情緒。即便疫情看似趨緩,但你我的生活確實的有了轉變,更讓我們思考「怎麼做能讓待在家更舒適?」。從許多新的室內設計案中,我們整理出3大提升居家生活品質的小設計,用小改變讓生活變得更有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