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式空間拿掉了傳統隔間牆後,雖然視覺上感覺變寬敞,但面對不同機能區域要如何在不做隔間下做出場域界定呢?利用「地板材質轉換」可在視覺與動線不被阻隔的狀況下,界定出開放式空間裡的各場域。
在搬進這間 35 年的老屋前,屋主一家原本住在附近,而為了就近照顧長輩,將原先住所讓給長輩居住,一家四口遷居至相同學區的 40 坪老屋,沒想到大齡老屋的問題叢生,因此委託經驗豐富的知域設計團隊,重新整理有漏水疑慮的管道間、更改主臥糞管位置、解決屋內嚴重漏水等疑難雜症,再加上熟練的色彩運用及空間規劃,讓男主人對老婆和女兒們的寵愛,在老屋翻新後發揮得淋漓盡致。
北歐風冷淡不失溫暖的獨特氣息,是許多關注空間美學人們心中的風格首選!簡練的設計主軸中,大型家具、佈置家飾品自然成為室內空間的重點之一,因而讓北歐家具在世界各地佔有一席之地。今天與大家分享設計師、風格人士常逛的5間北歐家具品牌,從品牌特色、經典商品到設計師如何應用在居家空間中依序作介紹。
不論是找專業室內設計師還是要 DIY 自己動手改造居家,幾乎九成五都會運用到油漆或塗料。乳膠漆、黑板漆、樂土、仿清水模塗料以及近幾年開始展露頭角的特殊塗料等等,各種琳瑯滿目的油漆塗料要如何做出正確選擇呢?
歷時 35 年的 40 坪老屋翻新以兩個小主人為設計靈感來源,鋪上淡淡的粉色、紫色或天藍色,創造出宛如童話渡假小屋般的生活光景,但老屋伴隨的漏水及前屋主改動格局後產生的管線分佈錯亂問題,增加了不少施作難度,現在一起來看設計師如何用色彩美學及設計專業,修飾原屋況缺陷實現屋主的夢幻生活圈。
小坪數隔間要怎麼做,才能區分生活區塊又不壓縮到室內空間感呢?不妨考慮用屏風設計作為室內隔間,塑造居家新「隔」調!
目前,台灣疫情逐漸趨緩,但仍有公司繼續實施居家上班,大家也保持減少外出狀態,平常總是愛往外跑的人,與自己或家人的相處時間變多了,被迫開始學著獨處或靜下來思考,是許多人面臨的新挑戰。其實,宅在家沒有想像中這麼苦悶,簡單做個輕改造小改變,也能維持平時的生活模樣。以下提供六種趣味、低預算的簡易DIY輕改造,不只替防疫期間解悶,也替居家生活增添樂趣。
北歐風是室內設計的長青風格,舒適又自然的空間氛圍是跨越年齡與性別,讓多數人看了都賞心悅目的居家風格。著重在「光感」、「簡潔」與「自然」的北歐風格室內設計,以人生活作息為出發衍伸的功能主義,比起空間個性更注重大眾化美學與貼近人心的工藝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