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購買新居時,受到屋齡不同,空間條件差異影響,也會相對導致空間規劃重點和難度有所不同,然而,不論原始空間如何,若有合宜規劃,不論新成屋、中古屋還是老屋,依然都能擁有美麗新樣貌。本次,藉有不同材質運用與設計巧思,向璞設計主持設計師沈敏傑要告訴你,從0~30年,不同屋齡空間各自獨特的設計風情。
15 年以上的老屋其實說老不老,但說年輕,又隨處可見發霉、壁癌及油漆剝落的問題產生,再加上生活中雜七雜八的堆砌,總讓人想好好地拉皮整修一番!但老屋問題這麼多,到底要怎麼著手呢?想要把老屋變新宅之前,又有什麼棘手的問題必須馬上解決的呢?才能確保裝潢完工後,住得舒適,住得健康!!處理老屋專家的大琚空間設計許有森設計總監告訴你!
進門就感受寬廣的空間感,完全開放的客餐廳展現公共空間的休閒無壓氛圍,本案是屋主用來招待親友的第二住宅,也是渡假的場所,位於面河景色優美的絕佳方位,但因為是已經30年的老屋,因此漏水、壁癌問題都很嚴重,再加上女兒牆高度太高,採光不足,處處考驗設計師的功力。而設計師利用廚房衛浴大挪移的方式,不但將完美的河岸景觀保留,並將舊兩房區域整合為諾大的寬敞公共空間,客廳、餐廳及廚房形成一個視野開闊的場域。
現在有愈來愈多人在自家工作,家不僅僅是休息的地方,同時也要能兼有符合工作所需的空間與機能。耀昀創意設計在本案裡就是結合上述兩種面向替屋主打造新居,我們快點來看看,鄉村風格的居家空間如和同時也能兼具工作室機能。
本案為一棟30年的老宅,設計師在滿足女屋主對於新古典風格期待的同時,卻一改過往新古典風格中,常以大理石地板帶出空間大器質感的手法,反是藉由木地板,在典雅之上更增居家溫馨氛圍,同時結合充足收納機能,成功為1家5口打造理想中的夢想宅。
面對這棟36坪的長型老屋,設計師善用局部格局變動方式,將原始4房縮減為3房,同時打通廚房隔間做開放式設計,再搭配屋主蒐藏與喜愛元素做佈置規劃,在成功創造清爽視覺之餘,也展現屋主個性。
為推動都市空間改造,鼓勵市民打造優質生活環境,臺北市政府自二○○一年持續舉辦「都市空間改造」系列徵選活動,歷年獲獎作品,不僅賦予老建築新衣裳,更創造了公共空間新魅力;「老屋新生大獎」活動已經邁向第10年,從公有建築如學校、醫院,到一般住宅、商業大樓,我們可以決定自己的城市綠洲該長什麼樣子,可以動手修繕使老屋重生帶來全新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