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房價攀升與家庭結構的轉變,2023年全台建物買賣平均面積首度低於30坪,而在人口稠密雙北地區,每人平均居住面積更是不到10坪。面對空間越來越小的趨勢,其實你也可以不跟生活品質妥協!今天好和設計 何佳翰總監就要用3個不到20坪的微型住宅案例,跟大家分享小坪數裝修指南。
「龜山島」是宜蘭人心中非常重要的存在,當龜山島的身影進入視野,就代表家快到了!而這個坐落於新北地區的24坪空間,名為款待,是身為宜蘭人的屋主,為假日聚會與staycation所準備的新家。考量實際使用情況,好和設計 何佳翰總監選擇將格局微調,再置入去客廳化概念,將居家視野展開,宅在家也能好好玩!
上班族屋主購入複層老屋,原先收納不足、採光動線及通風不佳等問題,透過設計師深入瞭解屋主需求,改造動線,引光入室改良通風,整合式規劃達成全家人的心願,不僅實現媽媽的大廚房、爸爸的工作書房,男女孩分房外,還規劃出1坪的玄關和充足收納,讓一家人擁有獨立又共享的空間,朋友來都讚嘆不已。
複層老屋位於台北精華地段,是屋主從小長大的老家,多年後因著工作及學區需求,決定搬回來居住,設計師盤點屋主需求,以一家三口加上孝親房配置,重新做整體規劃,設計師除了減少以往過多房間數,考量原屋天花較低矮,室內較幽暗的問題,運用多元材質及開放通透的設計引光入室,放大視覺效果,並加入開放式廚房中島,不僅家人互動輕鬆,招待客人從容又體面,公私領域劃分得宜,融入細膩巧思與生活美學,成為每一天卸下壓力、重新充電的歸宿。
結婚後有家庭有小孩,隨著居住成員變多與年紀增長,對於居住需求會有較多的期待,全家人住起來才舒適。屋主夫妻有2位小孩,希望在新家能擴大玄關區,公領域有寬敞的空間供孩子活動,也需要能放露營及小孩用品的收納規劃,廚房要兼具開放與封閉機能,男女主人的辦公空間及更衣室等等,眾多需求設計師要如何整合,才能實現一家人的願望呢,快跟著小編來看看。
位於新北淡水的15坪複層居宅,屋主擁有多隻貓咪,原屋況動線及收納不佳,透過設計師改善上述問題,並調整格局配比,利用複層挑高的優勢,結合色彩及多元材質堆疊,細心整合貓咪跳躍移動的習性,融入生活美學中,打造出人和寵物都能優雅漫步的混搭風美宅。
由於女屋主擁有藝術畫作的收藏,因此老屋改造計畫中除了將舊格局砍掉重練,調整空間比例讓玄關、客廳與餐廚成為連續且可獨立運用的空間。在北歐風格的基底下,透過幾處設計細節,包含聚焦的光源設定、立面直線與弧線的交錯線條,期許打造擁有美術館元素的新居。
屋齡超過16年的老屋,乘載著一家人過往的點滴,隨著孩子成長,屋主夫妻決定將老屋重新整修,將原有更衣間改為女孩房,讓兩位孩子都能擁有專屬的小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