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設計網站,發現台灣常見的住宅設計:白牆、木地板、電視收納牆,極簡乾淨又舒適。對講究機能、喜愛簡約的屋主來說住得很舒服,但對渴望展現個性的人而言,這樣的空間少了點靈魂。反觀巴黎的公寓中,格局、設計、佈置則是多元有趣,即使一間小小的現代住宅,也能透過混搭設計散發獨特的氣質;而充滿歲月痕跡的老屋,也因為保留細節而充滿魅力。那我們能不能在家中借鏡巴黎人的做法,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設計感?以下整理四個靈感方向,為家注入更多故事與特色。
感謝各位網友的踴躍參與,活動於2025/08/31已結束,得獎名單如下,同時小編已將得獎通知信寄至各位得獎者信箱,再請留意並於2025/09/11前回覆寄件資訊,感謝!
家不用大,有你有我有小狗就是最完美的!位於台北市文山區的20坪小宅,是屋主二人與愛犬未來的新家。見構設計以溫暖沉靜的侘寂風為設計主題,先將中古屋格局改為一房一廳,再透過暖色水泥漆鋪陳,營造出溫馨感受,讓20坪的小窩基能與氛圍兼具。
對大雄設計團隊來說,每一個案子都不是從風格開始,而是從屋主的生活出發。 「大雄風格企劃」正是為了這些重質地、講品味,又希望空間有邏輯與溫度的風格玩家而生。 近年來,越來越多年輕世代的屋主在 20、30 歲就置產,他們對生活質感與設計細節有極高要求。 大雄設計團隊稱這群人是「潮流型屋主」,他們喜歡收藏潮流公仔、藝術選品,也把毛孩視為重要家人。因此,設計的重點不只是風格或收納,而是如何讓「收藏」與「毛孩」都能自然融入生活,成為家的日常。
房價居高不下,屋主買房時不僅只是自住舒適便利需求,也會考量到未來出租跟轉售的價值。這間位於台北市精華地段的 17 坪小宅,以「城市裡的日常度假感」為核心理念,將居住空間轉化為一場美學實驗!為滿足屋主對動線流暢、收納整合,以及明亮輕盈空間的期待,設計師巧妙融合波希米亞與峇里島的設計精髓,透過柔和的圓弧語彙、天然材質與光影層次,創造出宛如置身於度假別墅的溫潤氛圍。有別於傳統的剛硬線條,空間以奶油白色為基底,搭配淺木色系與藤編元素,讓生活機能在流暢、柔和的節奏中展開。
僅有 24 坪的現代風老屋,在 青予設計團隊 的巧思規劃下,從原本壓迫、零碎的格局,蛻變為敞朗自在的親子居所。屋主一家三口期望兼顧收納與舒適,同時保有風格美感,設計團隊因而以「開放式格局」為設計主軸,果斷拆除多餘隔間,串聯客廳、餐廳與廚房,使公共空間展現通透流暢的生活動線,並重塑家的秩序感與歸屬感。
僅有 16 坪的住宅空間,設計師以清新北歐風為基底,搭佐溫暖迷人的奶油色調,以及溫柔明亮的光度,不但讓空間發揮最大潛力,更在其中加入複合式機能中島,結合備餐、用餐和工作等豐富功能表現,滿足屋主對新生活的所有期待!
33坪歷經16年屋齡的老屋,原始格局因「凹字型」結構而顯得陰暗不明,採光不足也讓生活氛圍顯得沉重。屋主期望能在保有鄉村風格與花磚元素的同時,注入繽紛的色彩,並在小孩逐漸長大之際,讓全家人都能擁有各自獨立的生活空間。設計師首先從屋主的喜好出發,選擇以普羅旺斯黃作為全屋的基調,透過色彩與花磚樣式貫穿空間,帶來溫暖而充滿活力的氛圍。針對格局上的難題,設計團隊巧妙利用凹字型的特性,將房屋兩側的對外採光完整保留,讓日出與日落的光線都能流動於空間之中,真正做到雙面採光、光線無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