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讓僅有11坪的家,滿足兩大人、兩小孩和一隻貓咪的日常需求,關鍵就在如何善用挑高空間,並且將機能、收納與美觀完美結合。設計師拆除了建商原有的實牆隔間,以半開放式空間規劃,讓陽光從落地窗一路穿透至每個角落,營造出明亮溫暖的氛圍。
本案為二十多年老屋翻新,原始格局雖有夾層,但卻令空間顯得侷促、採光受限。屋主期望在僅有16坪的範圍內,從玄關、更衣室、客餐廳到多功能室擁有完整而舒適的日常生活機能,同時也希望空間能明亮通透。允庭設計團隊回應需求,拆除舊有夾層,釋放屋高並梳理空間脈絡,透過鏡面反射、玻璃穿透、淺色鋪陳與靈活收納,使有限坪數幻化為明朗流動的生活舞台,重塑小宅的寬敞想像。
家裡插座、開關壞掉,原來也能自己動手更換?生活居家YouTube頻道蛙家Waja發布影片「新手也沒問題!3分鐘學會自己換插座、開關!」,只要準備簡單工具、掌握幾個簡單步驟,就能自行拆除舊插座、正確接線到安裝完成。學會這項實用技能,就能省下一筆維修費,家中用電也更安全。
購入中古屋、老屋時,許多人選擇翻新空間,其中廚房更是優先改造目標之一。整個廚房翻新要多少錢?系統廚具可否局部更換?如何預估拆除預算?設計家Searchome整理廚房翻新三大重點,包含翻新時機、翻新價格、如何挑選系統廚具等細節,協助屋主打造理想中的實用廚房。
以現代奢華風為主軸的 38 坪住宅,原為三房配置,因屋主有在家工作的需求,設計師將其中一房拆除,結合精緻工藝手法,將實牆界線化為輕盈的弧形圍塑,打造出如同精品般的玻璃書房,更為公領域帶來通透療癒的空間視感。
當老屋即將翻新,你心中理想的家會是什麼模樣?這間位於台北市信義區的老宅,由屋主一人獨居。為了解決原有空間中動線紊亂、收納不足與採光不佳的問題,設計師先將整室拆除,並重新梳理空間架構,再從日劇《昨日的美食》中汲取靈感,打造開放式廚房與溫潤療癒的生活氛圍。現在就一起走進這座猶如日劇場景般的小宅,感受理想生活的模樣吧!
佇立於淡水河畔的老透天厝,承載著近半世紀的歲月印記,記錄了許多人的成長故事,見證時代演進與變遷。如今,建商委託規劃為臨時接待中心,設計師以永續設計為概念,將其翻新為一處別具風格的吸睛空間,以「回應歷史、連結情感」為核心,實踐就地取材、新舊共融的理念,賦予老屋嶄新面貌,彷彿低語著時光的故事,讓這棟三層樓建築,在面臨拆除前,搖身一變成為充滿藝文氣息、與在地景觀和諧共生的空間,吸引著人們駐足欣賞,於質樸老宅的懷舊氛圍中,展開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想像。
老屋有著絕對的坪數優勢,但面對陳舊不敷使用的格局,就必須耗費更多的心思做調整。這間高齡 48 年的老屋進行全面翻新後,原始畸零感的長型客廳,自定義電視牆位置後變成格外寬敞,還有餘裕規劃練琴空間;狹窄的封閉式廚房拆除隔間後與餐廳整併,形成開闊自由的生活動線。兩房兩廳兩衛的設計中,重新調配主臥格局後擁抱明亮化妝台與豐富衣物收納機能,殘破的主臥衛浴也化身舒適優雅的沐浴空間。全室設計以鄉村風經典的線板造型增添住宅溫馨風格,一改原本陳舊的老屋樣貌,化為一家三口理想中的生活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