佇立於淡水河畔的老透天厝,承載著近半世紀的歲月印記,記錄了許多人的成長故事,見證時代演進與變遷。如今,建商委託規劃為臨時接待中心,設計師以永續設計為概念,將其翻新為一處別具風格的吸睛空間,以「回應歷史、連結情感」為核心,實踐就地取材、新舊共融的理念,賦予老屋嶄新面貌,彷彿低語著時光的故事,讓這棟三層樓建築,在面臨拆除前,搖身一變成為充滿藝文氣息、與在地景觀和諧共生的空間,吸引著人們駐足欣賞,於質樸老宅的懷舊氛圍中,展開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想像。
淡水河岸第一排,一棟半世紀的歷史老宅蘊藏無數回憶!隨著建商取得土地,有規劃臨時接待中心需求,湘禾國際設計周奕伶設計師以永續設計為主軸,減少拆除的耗損,透過就地取材重組,不僅回應建築本身的歷史脈絡,更傳遞新舊時光的對話,讓老宅在拆除前,留下最美的告別身影!
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如何在 11 坪的小宅裡創造出舒適、寬敞的居住空間,並滿足充裕的收納需求?本案為於新北市中和區,屋主希望在有限的空間內,打造 2 房 1 廳 1 衛的實用格局,同時保持視覺上的寬敞感,因此設計師運用日式無印風的極簡設計手法,結合溫潤的木質元素,讓小宅也能擁有輕盈自在的生活氛圍。同時,為了避免大量櫃體帶來的壓迫感,設計師採用「隱藏收納」的概念,透過玄關、餐廚區與臥室等機能區的整合,使小宅收納井然有序,卻不顯雜亂。
極端氣候日益惡化,全球暖化速度已超越《巴黎氣候協定》設定的目標。2025年初,美西加州野火肆虐,突顯氣候變遷帶來的嚴峻挑戰,不僅加劇天災風險,也對全球供應鏈與企業永續經營構成威脅。種樹是當前最簡單且具長遠影響的減碳行動,透過提升生物多樣性與森林覆蓋率,能有效緩解全球暖化問題。
屋單坪價格屢創新高,許多屋主好不容易買了小宅,應該會覺得簡單裝修就好,哪有什麼風格可言?請拋棄這個舊觀念!要營造風格不一定要花費大筆裝修預算,找對風格、建材與設計重點,小坪數也能玩出屬於自己的風格創意。本篇精選「現代風」、「簡約風」、「北歐風」和「無印風」4 大風格中的經典,介紹每個風格的特色、常見設計手法、建材挑選軟裝配置,並深度分析四大風格的優缺點,提供給每個購入小宅的屋主最佳的裝修指南!
在都市繁華中尋找寧靜與舒適,這間位於高雄苓雅區的 71 坪住宅,透過輕日式設計風格,打造出充滿溫潤感的居家空間。屋主夫妻希望結合開放式格局與適當的收納規劃,讓空間既有寬敞感,也能兼具實用機能。
推開家門,溫暖簡約的木系風格下可是隱藏著許多看不見的訂製設計!這間專為醫師一家四口規劃的 45 坪預售屋,從基礎面向出發,詢問醫生屋主在意的地方、收納和格局需求等進行全面規劃。全室使用的建材皆符合環保標章與綠建材認證,空間中使用到的實木貼皮也再進行除醛噴塗處理,並搭配全熱交換器促進空間對流,降低懸浮微粒與 PM2.5 。空間中不僅使用健康建材,也考量到材質上的耐用性與維護性,透過細膩的挑選搭配呈現統一的木系風格,不僅有助於高壓的醫師職務回到家放鬆,建材特性也能有效降低打掃負擔,成就舒適放鬆的居家生活!
隨著地球環境和氣候的轉變,讓氣溫逐漸攀升,健康有機與環境永續議題成為國內外的話題熱潮,也喚起了重視自然和友善環境的意識。然而,在人口過度集中於都會區的現代生活中,可耕地亦大幅減少,該如何節能減碳,進而提升生活的舒適度呢?讓我們來開箱以下 4 位屋主的自然系住宅,一起打造生態烏托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