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Olha Bondar 設計的粉色和黃色女性化烏克蘭小公寓,是為一位年輕的女製片人屋主所設計的空間。她希望小公寓中能以明亮有趣的色彩組合 —— 藍色、粉色、黃色,打造而成,同時保有空氣感和舒適氛圍,整室都有一致的氣氛,同樣讓人心情振奮和放鬆。
一家四口入住48坪北歐宅,樂創空間設計於預售屋階段,透過審慎評估居宅優劣勢,將充沛採光最大化,同時考量至原先的廚房陰暗、採光通風不佳,改以開放式廚房為設計主軸,圓了女屋主嚮往的烹飪夢。
屋主因工作需求購入此居所,期待在結束一天繁忙的工作後,此處成為下班後最想駐留的避風港。
走入45坪北歐宅,偌大的公共區域以輕淺白與粉色相互鋪陳,輕甜細膩的氛圍伴隨著一家人歡快的笑鬧聲,軟裝則選擇湖水藍沙發與芥黃色餐椅,透過鮮亮色彩構築活潑玩味的氣息,更於無形內劃分開放式空間的區域性,最後運用木地板與水磨磚兩種相異的地坪材質作為分野。
紐約,以沉悶的無窗公寓聞名,值得感謝的是,現在帶有大面窗景,並讓充裕自然光照亮每個房間的公寓格局,逐漸成為常態住宅設計。即使非常小的空間也能顯得寬敞些,且在金黃色的木地坪、明亮的白色天花板與質樸的磚牆完美搭配之下,讓人回憶起布魯克林小公寓的工業歷史。
26坪老屋化身工業宅,設計師先是修繕原老舊的屋況,並改善動線不佳、收納空間不足等弱點,以屋主期待的工業風面貌打造溫煦質感的居宅場域,整體空間色調以理性灰色為基底,地坪刷痕造型為整體設計主軸,再以深色木質調搭佐其中維持空間暖度,於各場域內分別添抹亮黃色、靛藍、復古紅作為目光焦點,讓工業風的特點展現地淋漓盡致,更醞釀出獨樹一格的空間表情。
台北,一個充滿機會挑戰與夢想的城市,是很多人年少打拼的記憶,屋主年輕創業曾許下台北買房的心願,如今跨國事業有成一圓給妻子的承諾,買下交通便捷機能豐沛的市景高樓,給予妻子、女兒們一個共享天倫的安定居所,找上擁有深厚設計底蘊的陳膺信設計師,透過「因地制宜、因人而化」的設計理念,圓一個結合現代與古典的品味退休宅。
40坪的單層空間,體現現代輕古典的風格,設計師在色彩的選用上,使用了藍、橘、黃色等色彩,不僅兼顧了清新與活潑感,更在格局上做出突破,將原本的三小房改為二大房,開放式客餐廳使窗景更加連貫且採光明亮,顯得寬敞愜意,空氣中瀰漫淡淡的歐美氣息,其中圓弧造型沙發隨之成為客廳亮點,巧妙地引導出居住空間的自由感及層次。 開放式的空間中,設計師更發揮巧思,以相異的地材進行搭配,區隔出客餐廚,讓其皆能展現獨立區域,格局上的改變不僅使動線更加順暢多元,也無形中拉近一家人的距離,凝聚彼此情感,一同沉浸在愜意舒適的生活美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