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讓人們在家的時間變多,而即便疫情已經離我們遠去,對於住宅空間需求的轉變早已經成為現代人生活的標準配備。50 坪大的新成屋在空間規劃上不僅考量到屋主居住的舒適性,還整合了招待會所以及居家辦公的複合式機能。偌大的寬敞廳區以奢華的石材和薄磚包覆空間,電視主牆以背燈凸顯石材紋理,於下植入電子暖爐、於天花板延伸木格柵設計;特地挑選的沙發款式營造包廂感,圍塑出大器舒適的待客廳區。
面對雙層的長型空間,林政緯設計師以精心的空間佈局和石材運用,巧妙融合屋主的個性品味,打造出優雅的精緻都會宅邸。
穿梭歐式門廊的設計,彷彿愛麗絲掉入兔子洞,一腳踏入浪漫的童話世界中。本案為54坪高樓層中古屋改建,在發想上以愛麗絲夢遊仙境為靈感,透過美式線板、石材、鍍鈦等元素翻修空間,建構出專屬屋主夫妻的理想住宅。
事業有成的屋主,平日喜好水晶與紅酒,委託世界級大師築夢空間設計羅芳銘設計總監擘畫豪宅新藍圖,以「築夢心美學」為設計宗旨,融入歐洲皇室貴族崇尚的巴卡拉水晶概念,透過建築設計精準計算,展現非凡尊貴的氣勢與水晶無暇的燦光,將高端訂製豪宅的優雅美學與精湛工藝推升到新高度,實現生活與藝術的無縫融合。
以伯利恆之心的圖騰花磚作為迎賓玄關的設計,象徵著高掛在天空的星辰,蘊藏上帝對於屋主的關愛與祝福;拱形端景牆內鑲嵌牧羊人壁畫,用耶穌對家人的守護建構家的安全與溫暖。偌大的玄關空間除了附加於空間的信仰設計,更運用對稱設計打造美型收納,賦予空間鞋履、衣物等充足的儲藏空間,亦修飾了電箱的存在。
你認為一個舒適的家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呢?好採光、動線、適度收納空間,而當這些都一應俱全時,最後當然還得創造居者與房屋的自然交流;陳錦樹設計師,秉持著公私分明的領域劃分,強化房屋優點,提升生活流暢回字型動線及機能,為屋主創造舒適的家。
今天介紹的老屋翻新案例,是屋主爸媽的起家厝,隨着屋主即將退休,計劃從美國回台定居,因此他們決定對這座房子進行全面整修,為未來輕鬆、愜意的退休生活做好準備。
美式風格的迷人之處,在於它以家庭關係為空間主角,呈現出的精緻又溫馨的氣質,恍若踏入歐美影劇裡的場景。吳啟民設計師在高雄都會鬧區的豪宅中,將過去旅外美加的豐富經驗與想法,融入綠意景觀,運用雅致的色調、層次豐富的線板,將室內打造出 4 房 2 廳的絕美豪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