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主購入室內15坪的新成屋,嚮往現代簡約的質感生活,委託設計師規劃,經過詳細的需求與喜好溝通,設計師運用多元材質、色彩搭配、訂製設計、優化動線與完善收納,打造一間宛如美術館般沉靜溫雅的空間,跳脫制式設計,弱化空間的僵化感,讓光影與空間設計譜出人文調性,型塑繁忙現代人心之所向的理想居所。
生活的精彩度,別再受限於坪數大小了!如今房價高漲,小宅已然成為一種新型居家趨勢,禾光室內裝修設計 鄭樺、羅孝立總監認為:「只要善用每寸坪效,即使是小宅也能住得舒適又愜意!」透過整合行走動線、以彈性拉門取代既定隔間等設計手法,小坪數也能擁有開闊感,今天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3個精彩的小宅設計,如何有效放大空間吧!
位於苗栗 20 坪中古屋改造計畫中,墨生設計團隊首先從重塑中古屋格局,將方正格局劃分為四區塊,分別安排開放客廳、餐廚、主臥與兒童房,讓公私領域皆能納入充足採光。室內從立面、天花板到櫃體家具皆以弧線收邊,採光窗也做了弧形倒角增添細膩且柔和的空間氛圍。天花板保留了鐵皮山形屋頂,順著斜面填充隔熱材質,並運用綠建材木纖板包覆調節室內溫度。這樣的設計不僅保留了視覺上的挑高感,還在低位安排了冷氣空調,配合木樑與間接照明結合,營造出渡假小屋般的溫暖光影。
坐落於新北市淡水區的15坪小宅,坐擁兩房一廳的實用格局,為將小宅坪效完全發揮,瓦匠室內裝修工程有限公司先以色彩淡雅的北歐風為基調,再覆以全室木地板、系統櫃與暖光線燈,不僅氛圍溫煦沉穩,原本平凡的小宅,還瞬間化身超高機能的全能宅。
其實您家可以收更多的東西!在坪數小的情況下,要如何利用設計手法翻轉局面呢?此次報導帶您看見,空間配置的規劃才是小坪數的設計重點,把收納擴大、休閒機能備齊,完美利用每一處的角落。
當踏進22坪的現代小宅,面對四房兩廳的極致需求,設計師該如何為這個家創再出最有效的坪數哪?在這有限的空間中,設計師運用穿透式隔間和彈性拉門,不僅讓陽光自由穿透,拓展了視野,更賦予了屋主一家多姿多彩、充滿生活情趣的居住場景。
15坪的中古屋隨著歲月流逝,逐漸衍生出與需求不符、空間感壓迫與各項設施老化的問題,因此在入住前,選擇先邀請亞若設計有限公司協助翻新,找出所有可利用的餘白,透過輕淺色調放大空間感,再置入複合式設計,原本平凡的小宅逐漸改頭換面,不僅空間感更開闊,機能也變得更全能。
在現代都市中,許多人選擇居住在20坪以下的小坪數住宅,然而這不代表生活品質需要因此打折扣;實際上,小空間也能成為滿足個人興趣、展示收藏的理想之地,生活完全不必感到憋屈。綺寓空間設計的設計總監張睿誠表示,要讓小空間融入興趣和收藏,要多融入一物多用的設計或多功能的家具,發揮創意善用建材,創造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