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坪的工業風住宅,位於台北市的精華地區,設計師以建築感的量體、時間性、寧靜、寬闊感為基底,透過拉長動線、材質延伸與層次堆疊,營造出開闊的視覺感受,將工業風與現代簡約的線條完美融合,完成出遠大於坪數的空間氣度。
這間25坪日式無印風居家,屋主十分嚮往內斂、低調又樸實的日式風格,於是在整體視覺上,大量使用質地溫潤的木質材,將大自然的放鬆感受帶進室內,並援引木格柵、格子櫃等經典元素,讓人彷彿住進日本雜誌裡的居家場景。此外,也因應屋主需求,打造半開放廚房、書房與臥榻設計,為即將入住的兩人,訂製無可取代的美好生活。
在宜蘭成長的瑞峰及雨農,平日依然住在宜蘭,每逢週末會帶著孩子一起來台北生活,屋主夫妻會想購入24坪的新成屋,主要是考量到夫妻倆共同經營的教會共學團十分忙碌,假日需要頻繁往返台北宜蘭兩地,希望在教會附近有個場所,能邀請親友們一同聚會放鬆,更成為假日時一家五口的專屬度假宅。
座落於台北市大同區的60坪複層老屋,翻新為熱門午後咖啡廳 moshi café,龐畢度室內裝修設計先是修繕商業空間的基底,將窗框意象由室外延伸至室內,巧妙地拉近文青巷弄與咖啡廳間的距離,同時巧用建材與色彩,呼應老宅原有的復古紅磚牆,最後柔美的曲面、弧形更恣意遊走於室,快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歷經歲月洗禮的23年老屋,翻新整修為富有日式人文氣息的中醫診所,考量住宅型的透天別墅改為商用用途,成立設計團隊先是重新規劃格局配置及行走動線,主張讓空間回歸質樸純粹,進而打造讓顧客能聚焦於自身感受的場域氛圍,透過鋪敘大面積的溫潤木質調,締造沈澱心緒的看診體驗,無形呼應了日式理念中的安然愜意,快跟著小編一起看下去吧!
離開都市天際線的框架,往山稜線與海平面的交會方向駛去;搖下車窗,海風輕拂,時間跟著心情都慢了下來!這次跟著黃世光設計師回到家鄉台東,拜訪他與哥哥齊心打造的自地自建透天宅。兩兄弟一人負責建築營造、一人負責設計統籌,經過 6 年漫長時間,終於打造出屬於家族的白色建築!快來跟著我們了解精彩的細節始末,一起看見家人真摯的生活情感吧!
這間屋主夫妻和三名孩子的新家,早在預售屋時期,就買下相鄰的兩間房,透過客變打通彼此,並規劃出嶄新格局。面對62坪的空間,設計團隊除了重塑玄關動線、修飾天生的樑柱結構外,也大量使用溫潤木質、無壓的淺灰石材等自然元素,展現現代風的自然與療癒力,為幸福的一家五口,詮釋出完全拋開壓力的避風港。
這間35坪的混搭風居家,屋主是一對育有兩名孩子的年輕夫妻,並擁有兩隻愛貓的陪伴,他們會如何打造適合寵物、幼兒一同成長的家呢?此案位於高樓層且擁有遼闊景緻,設計團隊在藍天綠意下,選擇溫潤的木質系元素,描繪著休閒放鬆的氛圍,並採開放式格局,讓好動活潑的家庭成員們,能擁有寬敞舒適的空間成長,攜手搭建充滿愛的美好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