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臥在大面窗戶下的長型臥榻,伴隨窗外的綠意樹影以及和煦的陽光,35年老屋改造後拋開過往的昏暗與狹窄格局,以開闊明亮的姿態迎接年輕夫妻。
設計的起源,有時候來自於對於美好生活的渴望,以及熟悉的舒適記憶,這個120坪的毛胚屋,是屋主在台灣的家,他期盼新家的規劃可以像他在國外故鄉的家,有著寬敞開放的起居生活環境,然而因台灣建築格局規劃偏向狹窄、封閉,這個願望成為幾乎不可能實現的夢想,沈志忠設計師將如何滿足這個需求呢? 一起來看看吧!
23 坪雖然配置了三房,但反而讓空間被切割的零碎影響實用性也對空間感造成影響。設計師讓客廳向後退擴大公區尺度,餐廳改以吧台長桌整合料理、用餐與辦公等機能,並優化空間視角。公領域收納都整理在門口的儲物空間,三房改為兩房後主臥能有更充足的空間收納衣物,隔間變少反而更為實用了。
屋主歷經前一次客變不滿意的狀況下,日宅設計接手後將客浴與廚房微調後,將屋主夢想的大餐桌與收納需求完美呈現在37坪空間。日宅設計師接手後重新調整客浴及廚房位置,讓公共區域維持寬敞舒適的客廳外,更能放置300乘以100的大餐桌,讓一家四口可以在餐廳舒適用餐或共享親子時光,也有充足的座位可以招待親友。
此案居宅位於高樓層的理想位置,芸采設計 吳佩芸設計師 先考量屋主需求,將格局規劃為齊備的3房2廳,其次為了發揮場域的最大優勢,使大面窗景走入一家四口的恬淡生活內,捨棄了繁瑣的設計手法,讓設計回歸需求,山巒綠意與都市美景也於無形成為一家人相處的天然景深。
住宅的格局規劃,無論是開放式設計,還是有區隔的設計,只要經由好的設計手法,就能貼近我們「宅在家」的空間需求!本集「就是愛住設計家」,將帶您解密三間大坪數格局設計,看看公、私領域的配置,如何藉由門片、櫃體、牆面,打造讓你我都愛「宅在家」的理想品質!
曾擔任知名主播的周明璟與先生,為了迎接雙胞胎的到來,買下這間46坪新居,並請來甘納空間設計團隊,針對格局規劃、色彩搭配、收納配置上,都悉心保留豐富多變的使用彈性,加上鍍鈦金屬、長虹玻璃、大理石、六角磚及皮革等異質材組合,讓溫馨親子宅也擁有現代時尚的面容。
95 坪大超寬敞的預售屋,在規劃上利用客廳優越的前陽台採光,創造一個舒適度絕佳的沙發休憩區,並在靠窗處以日光溫室的概念打造辦公書房,在比比皆是的現代風格宅裡,這個家因為陽光與窗景顯德格外療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