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藝術創作的屋主夫妻,因為工作關係經常四處遊歷,他們將對家的眷戀化為一棵樹,因為有了土地而踏實,有著落葉歸根的寄情。森境&王俊宏室內設計團隊不但圓滿達成任務,近年來王俊宏設計師一直提倡的輕裝修概念,更是彰顯無遺。以簡化而不繁複的格局滿足生活機能,將屋主多年來收藏的藝術品作為軟件妝點,豐富的人文色彩讓整個家散發出獨有風格。
英國哲人培根曾說:「藝術,就是自然與人。」藝術與空間結合蔚為國際主流,藝術也以多種形式流動在生活之中,讓藝術品不僅止於收藏,更可融入多元化的共享空間與人們產生有感對話。
座落於臺中中區的紅點文旅,大廳矗立頗負盛名的不鏽鋼溜滑梯,長達27公尺、旋轉360度,成為大小朋友到訪時最愛的景點之一,另外大廳中也擺放著紅點文旅創辦人兼設計師Steven的個人蒐藏,許多是臺灣新銳設計師的工藝創作,除了個人收藏,Steven 也和藝術銀行合作,透過租賃藝術品,展示在旅店的生活空間,藝術作品與空間相得益彰,更激盪出創意與美學的精彩火花。
2017 年,伸保再度推出系統板材專屬新色彩,本次活動將邀請到工一設計公司王正行主持設計師,分享實際運用案例,訴說系統板材無限的創意力與獨特性。同時,L′atelier Fantasia 繽紛設計江欣宜設計總監將傳達「發散式美學」概念,她認為空間中,藝術品必須恰如其分的安排於其中,不管是畫作、雕塑品或家飾,與空間結合的氛圍絕對是能間接影響居住者的生活態度。她如何面對色彩繽紛多樣貌的系統板材來陳設點綴空間呢?
2016藝術銀行接力展從台南「迺格子:來去揬街路」首站起跑,並由台中「策格子:城市填空」及台北「創格子: 不只造飛機」接棒,由南至北開啟一場不間斷的藝術馬拉松。而今來到台北展區TAF空總創新基地,同時邀請到馥閣設計黃鈴芳設計師,帶我們以空間設計的視角,欣賞藝術這件事與住宅空間兩者激盪的火花。
德國著名哲學家班雅明曾說,室內空間為藝術品的庇護所,收藏藝術品之人則是空間真正的主人。 藝術會改變一個房間的氣氛,活化人們的生活,讓空間能超越維度的限制,帶領觀者進入一個更生動的世界。
這間希臘公寓由建築事務所 Normless所設計,整體設計的風格走向以斯堪那維亞為主,同時呈現低調的現代主義氣息。在150平方公尺(約45坪)的空間內,選擇帶有黑色幾何元素的鏤空造型家具和藝術品,在另外一邊,L型沙發以及柔和色調的藝術品的開放式客廳內,舒適的現代空間擁有幾何造型的咖啡桌
當硬體設計與軟件佈置逐漸成熟豐碩,無論居住空間或是營業場所,空間設計逐漸走向挖掘居住者的靈魂深度,設計師也站在不同的基礎上,大膽嘗試各種新穎的手法,突破美術館的牆面、賦予豐富生命力,拉近藝術品與觀看者的距離;而由文化部首創的藝術流通平台『藝術銀行』,透過「只租不賣」的藝術品租賃服務,讓藝術真跡走入生活,也為空間設計注入新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