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老屋擁有許多優點,像是實際坪數大、格局方正、價格親民等,然而翻修過程卻讓人傷透腦筋。除了得注意水電管線的耐用度外,傳統街屋普遍缺乏採光,格局也不符合現代人需求,必須仰賴設計師的經驗與專業,才能一一解決各種難題。本篇邀請六木設計團隊,現身分享三大改造案例,快來看看他們是如何讓老宅重獲新生,成就業主們的夢想好宅!
老屋除了管線老舊外,空間規劃不合時宜也是相當常見,若是希望讓老屋更貼近當代人的生活模式,大幅度的調整不可避免!想讓老屋更貼近需求嗎?
80 坪中古屋混搭風透天別墅,從一樓門面、外牆設計、防水管線等全面翻新,賦予陳舊的透天街屋嶄新氣息;室內格局也以開放設計展現空間尺度,硬體設備也配合個性裝潢全面換新,從建築外觀到室內使用機能,超越屋主對於新生活的期待。
首次裝潢的新手屋主,面對繁多的裝潢工程,難免容易忽略掉一些裝潢細節,雖然請了室內設計師幫忙規劃、把關施工狀況並給予專業的美學建議,不過最終居住者仍是屋主本人,關於個人生活習慣、空間需求,必定比設計師更清楚,因此與設計師的溝通必須要通暢、清楚,新手屋主事前作業更不能少!下文的四個裝修細節你留意過嗎?
25坪現代風居家,前身是屋齡高達43年的老宅。設計團隊全面翻新老舊管線,並挹注大篇幅的溫潤木質調,以及富含肌理的淺灰石材,透過自然質材,營造天然無壓的空間氣場。同時,打造絕美的展示牆設計,作為全室的吸睛亮點,既滿足實用的收納機能,更揭開獨一無二的優雅面貌。
30 坪的中古屋有著原牆面歪斜、牆面不平整和管線老舊等問題,在設計師重新翻修後,結合開放式的空間布局,釋放了清新明亮的光感,並打造寬敞的大書房、休閒臥榻等機能,讓中古屋徹底改頭換面,變身舒適又陽光的休閒混搭宅!
與現代新成屋相比,老屋和中古屋公設比較低,可使用的實際坪數稍佔優勢,但傳統住宅建築採光不佳、隔間封閉和管線老舊,則需要花費較高的基礎工程重新整頓確保未來使用的安全性與舒適度。面對老屋與中古屋擁擠的老式封閉隔間和侷促動線,樺設室內裝修設計李羿樺總監在以下三間案例中,皆調整了老屋格局,用輕隔間取代傳統實牆找回老屋坪效,現在就一起來看看這三間20-30坪老屋與中古屋的改造秘訣吧!
老屋格局可調整彈性大,在價錢方面也有更多優勢,因而越來越多人選擇購入老屋進行改造,根據內政部稅籍統計資料顯示,目前台灣有過半的房屋屋齡超過 30 年,老屋經歷歲月的洗禮,大多存在管線老舊、天花過低、與格局不符使用等問題,進行改造是入住前不可缺少的過程,但你知道老屋改造其實比你想的還要複雜嗎?小到管線配置,大到格局重塑,都存在許多「眉角」,許有森設計師認為老屋改造中最重要的就是基礎管線的配置與對建築結構的認知,不良的規劃,再經歷長久的累積之後,就會一發不可收拾,可見老屋改造處處充滿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