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規劃做對了,小宅也可以超好住! 13 坪的現代風小宅,屋主為上班族,由於原本空間採光不足,顯得十分陰暗,設計師拆除兩道牆面,運用玻璃隔間讓空間看起來變更大、更明亮,除了 2 房 2 廳 1 衛的配置,也蘊藏了充足的收納空間。走進 13 坪的住宅空間,沒有想像中的窄迫感,以開放式設計串連完整的生活
當改善了採光條件,居住的舒適度也會大幅提升! 30 坪簡約風住宅,原為陰暗的老屋,設計師將空間盡可能開放,注入明亮光感,並運用屋主喜愛的清水模元素,營造簡潔質樸的氛圍,另外也為身為插畫家的女屋主,規劃獨立的畫畫工作室,讓屋主可以專心地進行畫畫工作。為了保持空間的完整度,並減少瑣碎的畸零、轉角空間,設
30 年老屋,設計師重新進行空間佈局,將不需要的隔間予以拆解,將位於後方的廚房挪至前方,型塑開放明亮的用餐領域,同時重塑動線,分化出完善的公私領域分野,讓陰暗老舊的舊屋,瞬變為陽光唯美的北歐好宅,快跟著小編一起走進來看看吧!在 23 坪的有限空間內,設計師以木材包覆樑柱,配置軌道燈,巧妙地營造出斜屋
室內實際坪數 22 坪的新成屋,建商原本隔成 3 房 2 廳的格局,廚房又窄又陰暗、主臥也顯得侷促。電子新貴的業主希望充分享受兩人世界,與震騰室內裝修設計團隊討論過後,大膽決定反其道而行,先拆掉廚房與1個小房間的隔間,再將客廳內縮,把空間讓給主臥室。
陰暗、缺乏採光,以及住宅區間的屋距太近,欠缺隱私安全,這些都是台灣透天房屋常見的配置問題;而這幢屋齡 50 年的三層樓透天厝,在設計師的設計改造下,透過挑空和天井設計,讓新鮮的陽光和空氣能夠深入室內,並將綠樹和植栽引植,打造出充滿自然溫度的綠意中庭。房屋位在密集住宅區中,不但阻擋了陽光的行進,棟距太
翻轉你對學校圖書館的刻板印象!原本陳舊、陰暗的 60 坪空間,在設計師的巧思改造下,以「屋中屋」的概念,在室內打造出尖頂斜邊的屋架造型,並沿著採光良好的兩側窗邊,設置文藝感十足的吧檯座位和臥榻區,讓圖書館成為全校師生的超人氣秘密基地!走進這處圖書館空間,設計師運用輕巧的屋架線條結構,在空間中打造一幢
30 餘年、27 坪大的舊式老公寓,由於受限原始格局,導致採光侷限於前、後端,於是設計師統整場域與機能動線,增添玄關到客廳、餐廳區域動線的流暢度,並規劃開放式書房、拓大公領域範圍,將狹長陰暗的老屋變得開闊又明亮,快跟著小編一起走進來看看吧!設計師首先整頓電視牆的尷尬尺度,藉由暗櫃、儲藏間的整合、達到
即將迎接新生兒的夫妻,需要在緊迫的施工期限內完成這個採光不足、格局紊亂的老屋,設計師如何化解種種難題,給予一家三口明亮、清爽的鄉村幸福窩!